一集《舌尖上的中国》让一道美味的佳肴“尼西土锅鸡”红遍了大江南北。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尼西土锅鸡的鲜美并不仅仅是因为锅里的那只土鸡?在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
什么?有人不知道尼西土鸡?那接下来卓玛就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吧:
尼西鸡,云南三大名鸡之一,是中国飞行距离最远的鸡,晚上飞到树上睡觉,俗称尼西“飞”鸡。尼西鸡以山上野草、牧草和昆虫为主食,配以适量玉米、稻谷等农产品饲养,水源来自山间清泉,环境无污染、无公害。
好啦,好啦!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正题——尼西黑陶吧!
尼西是云南香格里拉市的一个藏族乡,为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这里不仅有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同时也蕴藏着悠久的民间制陶史。
在尼西,黑陶是最普遍,同时也是最有名气的。从炖锅、火盆、罐子到宝伞、法轮、金幢,尼西黑陶闪耀的美不得不令人折服。
尼西制作黑陶工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藏族人最钟爱的厨房秘笈,它独具一格,美观大方,与食物的联系,就像农民对于田地的守护,简单,淳朴,却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黑陶用途和种类
尼西土陶选料精、做工细,陶制品品种据说超过一百种,从用途上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日用器皿,二是佛事、宗教用品,三是装饰品。
在当地藏民的家中,最常见的有酥油茶罐、炭火盆、形状扁圆的黑陶锅、挂在墙上作装饰品的藏八宝、用于摆设的鸽子壶等黑陶制品,还有其他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几乎都是黑陶制品,既古朴又实用。
这些黑土陶制品家家户户必备,全是黑色,质朴有特色,用这种陶器煮炖出来的食物能保持原汁原味,又因为是天然陶土制作,对人体无害,倍受当地及周边老百姓喜爱。
黑陶烧制
黑陶的烧制方式也很原始,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时于露天空地上生起一堆篝火,在烧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在柴堆周围添加苹果枝、栗树枝以助燃。
最后一步是清洗,用当地酸奶水和青稞粉混合而成的液体洗净陶器内部,去除有害物质。这样,通体发亮、实用、耐高温的尼西黑陶制成了。
尼西人厨房的秘密
所以,黑陶炊具一直是尼西人厨房的秘密。《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述:“……尼西人烹饪美食的独特秘方:用形状扁圆的黑陶锅煮炖食物,黑陶作为水与火之间的媒介,既保存了食物本身的原汁原味,又让其带上了泥土的芳香……”黑陶锅烹制而成的鸡肉,味道鲜美,香味独特。
哈哈,看到这里,不知你馋了吗?反正卓玛是快要流口水啦!在这里也希望尼西黑陶这项手工艺术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