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定位》
作者: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被称为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它改变了人们对“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的认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揭示了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为企业阐明了市场获胜的要诀。
《定位》的作者是美国的营销大师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定位》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之一,而2009年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选《定位》为史上最佳营销经典的第一名。所以,有人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那就首选《定位》吧。
首先,作者介绍了什么是定位:由于在社会的传播过度、头脑的过分简单,那些传播方法变得效率低下,而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选择过程,还要学会那些有助于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公司必须在于其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她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优势了劣势。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做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对于美国这个传播过度的国家,大量传播的信息,只有小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大量的信息反而阻塞了流通通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对我们的大脑一次次的进攻,我们的大备受骚扰,我们现在也能去切身地感受到,周围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有时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从而了解最突出的信息和最好的产品。就像书中所说:为了应付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在头脑中的小阶梯上给产品打分排级,例如,在租车行业,大多数人把赫兹公司放在第一层,把艾维斯公司放在第二层,把全美公司放在第三层。你在对任何东西进行定位之前,必须知道他在头脑子小梯的哪一层上。其次还要学会改进与创新,有着具有很好影响的形象代言,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有质量优异的产品。
在“你不能由此及彼”的那一章中,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文中所举出的RCA与当时的龙头老大IBM的竞争,明显RCA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在盲目的竞争中,去追求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导致了RCA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所以我们有时并不能很直接的由此及彼,也许可以另辟一条蹊径,然后静待时机的到来。
有时候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会更轻松些,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去同情落后者,他们更喜欢市场份额占有多且非常流行的商品,喜欢一种人人明白且接受等级制。如果两个品牌地位相当,过不了几年,其中一个很可能会占上风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对于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司,总对自己的产品与广告很满意,在对手退出新产品或新广告时,他们往往会嗤之以鼻,其实领导者应该恰恰相反,应该不漏声色,有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很有实力的观点是错误的,试试恰好相反。
智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简化”。纵观我们目前的大数据传播时代,不可否认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和信息的共享,但正是因为庞大的信息体导致了传播过度和同质化的现象。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家企业发现一个品类市场很好,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同质化竞争;旅游景点模式的千篇一律,新建的仿古建筑、含括全国各地小吃的“特色小吃街”等等。就连人也同商品一样,陷入了同质化竞争。而“定位”其实也是同质化时代人的竞争之道。
如会计行业来讲,其实很多企业在招收普通的基础核算财务人员门槛并不是很高,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财务的认知又是“每个公司都需要算账的”,前几年出现的财会热门专业涌出一大批高校毕业生,也就造成了目前基础会计人员的相对饱和。当然好的机会平台依然存在,但是竞争的激烈会出现僧多肉少的现象,其实这也就是缺乏准确定位的体现。同质化的竞争中想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我们认为的埋头苦干,努力踏实的把工作做好,这样就可以成功?当然不是!盲目从众的努力感动的只是自己罢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竞争社会。那么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位自己,改变一下思维,找出属于自己的空位发展。个人定位和产品是大同小异的,同样是在预定客户脑子里占有一席之地。
书中在“个人及事业定位”中谈到要去找属于自己职业的“六匹马”,其中一匹就是 “一个想法”。我认为无论是哪个岗位缺少的不单单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会思考有想法的人。当然要骑上“想法”这匹马,必须愿意受人奚落和反驳,有的时候甚至需要逆流而上,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是需要去冒险的,我们要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和担当。
这本书虽说主要是以广告业为例论述了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但是也阐述了个人发展过程定位的必要性。对于现阶段的我可谓是收获良多,在个人职业方向的思考以及思路的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人生中有很多选择和岔路需要我们去选择,定位不是说一蹴而就,需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先了解一下自己,然后便是定位选择,择一灯塔后只管砥砺前行便好。
总结一下,所谓定位,需要先明白你想要做什么,最初引领企业前行的动力是什么。找准一个点,扎根下来,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这个优势,不仅仅是指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售后服务,更是用户的口碑,还用户的心智市场份额。
初创企业资源有限,起步一定要把市场细分再细分,切割成对自己有利的市场。横看成岭侧成峰,找一个对自己有力的角度切进去,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至少,你得让用户看起来是这样。
“定位”,就是给用户“种草”。归根结底,所有市场行为都是为了占据顾客的心智。《定位》一书提出的定位理论,就是想要告诉企业家们,如何让产品在用户的心智中占据位置,并与众不同。创业路上布满荆棘,无论是产品,还是产品到市场,定位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