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员工犯了小错不理会,当心酿成“大灾难”

很多人会遇到这种情况:

拿着垃圾走在路上,如果道路一尘不染,那么尽管麻烦,你也会拿着这个垃圾找到垃圾桶。

但如果地上有几张纸屑,那么你就会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

这种情况与破窗效应不谋而合,一栋建筑破了一扇窗子,如果不被修缮,那么会有更多的窗子被破坏,最后甚至破坏者会闯进屋子,破窗效应其实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

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试想,如果一个员工犯了一个小错误,领导没有重视,也没有给予员工相应的处罚。那么其他员工会认为“窗”是可以被破坏的,并且不会承担责任,那么他们在工作中就会不那么谨慎,从而犯相同的错误。

就如同一个公司对最初迟到的那一批人不作处罚,那么你会发现这个公司普遍迟到,并且形成一种风气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

并且,破窗效应容易滋长四种心理。

颓丧心理:对规则持有怀疑、不信任态度,以至于对于未来形势感到迷茫。

弃旧心理:公司的规则、制度遭到破坏后,那么这些被破坏的规则制度也就被“放弃”了。

从众心理:别人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我也想去跟着做,使破窗效应愈演愈烈。

投机心理:别人做过了之后没有承担责任,自己也自然的投机想去试一试。

如果公司出现了破窗效应,长时间下会增加管理难度,造成管理混乱,再想管理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并且管理者很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对“破窗”情况无可奈何,无能为力,陷入恶性循环。

要避免破窗效应的发生:

首先,“窗”不要破,在规章制度中明确所做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作为管理者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如果管理者自身出现问题,那么员工更会效仿。

其次,“窗”一旦破了,一定要及时修补,当员工出现错误或者违反规章制度,一定要承担相应责任,不能因情分或者以往的成绩不予处理。

最后,确保你的“窗”是好窗,年轻人总说“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领导者要对员工的所作所为有鉴别能力,也要随时代变化及时更新对员工的要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