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调上演“猎杀秀”
宣布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巴格达迪被美军击毙
此次斩首行动背后谍影重重
与美国中东撤军有何关联?
又是否与土耳其存在暗箱交易?
从本·拉登到扎卡维再到巴格达迪
中东成魔之路依然土壤充分
自“9·11”起
国际社会近20年的反恐之路将走向何方?
《今日看世界》
巴格达迪被美军击毙细节曝光
曾经搅动中东乃至全球不得安宁的恐怖头目,在世界舞台上的戏份终于宣告完结。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10月30日在五角大楼,公布了美军袭击巴格达迪的部分经解密视频。视频显示,美军对巴格达迪住所附近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袭击。
美军原计划是将巴格达迪生擒,然而在被追至一条隧道尽头,走投无路的巴格达迪引爆了自己身上的自杀式炸弹背心,杀了自己,也杀了他的3个孩子。
在突袭后,该院落被美军夷为平地,看上去就像“一个布满大坑的停车场”。
执行此次任务的“三角洲”部队属于美国特种部队中的第一梯队,比“贝雷帽”、“游骑兵”、“海豹”特种部队等要高一个级别,是美军特种部队当中的王牌作战力量,行动时CIA会为其提供详细的情报资源,陆海空也会进行全方位协助作战,因此执行效能优良,战斗力非常强悍。
特约时事评论员 刘子军:
美军在伊拉克包括阿富汗,整整打了十几年的反恐战争,它基本上特种作战非常熟悉,包括你像它的夜视仪配备、战术打法,包括这次出动的这个战斗机器人,包括它的“沉默鹰”直升机,静默状态下进入突袭,就说明美国通过击毙本·拉登以后这段时间,它的特战部队不管是装备、训练水平,包括情报搜集能力,判定能力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美方获取巴格达迪藏身地点成谜
有一种说法认为,出卖巴格达迪其实是他众多妻子中的一位。该名女子是一名波兰裔的模特,金发碧眼,身材妖娆,是巴格达迪从东欧市场买回来的,深得巴格达迪的宠爱。
这名妻子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被美国中情局CIA抓获,严刑拷打之下,招供了巴格达迪的位置。
获得这一情报后,中情局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库尔德人情报官员密切合作,在过去五个月中使用卫星和无人机监视该地点。这一情报也间接证明了美方或已恢复了在2015年后反恐战争期间被“伊斯兰国”破坏的情报网。
这次猎杀行动背后谍影重重,也有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与土耳其做的一场交易。
据土耳其总统发言人证实,在斩首行动之前,土耳其与美国进行过“密切”的军事协作。伊拉克媒体及CNN驻土耳其记者先后披露,巴格达迪是在击毙前48小时才转移到土叙边境地区的,这或许意味着巴格达迪可能是被土耳其对叙利亚库尔德人军事行动,而有意驱逐到伊德利卜省供美方击杀的。
华盛顿之所以能够顶着强大舆论压力,放弃长期盟友库尔德武装,很大可能是因为土耳其情报部门事先掌握了巴格达迪的藏身情报,以换取美国在土耳其打击库尔德武装时保持缄默。
当世界的焦点都放在谴责美国从叙利亚“全身而退”的时候,特朗普却静悄悄地下达了清除巴格达迪的命令,上演了一出“声东击西”。
与8年前击毙本·拉登对比 画风迥异
时隔八年,白宫战情室再“斩”恐怖组织首领,西方媒体把特朗普追击巴格达迪与8年前奥巴马突袭本·拉登进行了对比。
从“观战”图片看,特朗普版的照片以总统为中心,正襟危坐,似乎是在摄影师“请给我一个凝重表情”的召唤下,演技尚未纯熟的主角与配角,正翻拍美剧《权力的游戏》。
而奥巴马版的图片显得更自然,充满现场感和悬念感。
从官宣发言篇幅上看,奥巴马的讲话简明扼要,时长仅约9分钟。描述恐怖组织头目的最终一刻,奥巴马极好地掌握了分寸,语调有节制,客观冷静地描述本·拉登被击毙的那一刻,对美国价值观的持久力量发出呼吁。
特朗普却长篇大论,进行了一场50分钟的“表演”,几乎是用电影般的细节描述整个过程。“巴格迪达一边跑一边哭哭啼啼,死得像条狗,像个懦夫。”
奥巴马时代美军击毙本·拉登赢得了国内外的一片欢呼,“9·11”恐怖袭击10年后正义得到伸张、亡灵得到了告慰。无论是美国前总统还是俄罗斯等国都对美军的行动表示祝贺。而此刻,巴格达迪被斩首,却很少人再欢呼美军的强大。
更现实的处境是,特朗普需要一个大新闻来平衡弹劾案接连发酵引发的不利舆论,需要一场胜利来为撤军叙利亚画上句号。正如有媒体评论认为:巴格达迪死亡的时机是被美国精心安排的,“美国政治需要他现在死,他不得不死”。
从文弱书生变成杀人恶魔
巴格达迪的宿命存在着某种必然
少年时的巴格达迪寡言腼腆爱踢足球,最初的志愿是学习法律做一名律师,在萨达姆统治时期,他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最终以神学博士毕业,在一个清真寺做阿訇。
他的前妻之一·杜莱米曾和他有过三个月的婚姻并生有一个女儿,在接受《瑞典快报》采访时说一直以为自己嫁了个“很普通的大学老师”,感觉他“不爱说话,很神秘”,七年后,她才知道自己嫁给过全球第一恐怖分子。
2003年时,美军攻入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境内横冲直撞,从此,这位沉默寡言的年轻人走上了坚定的反美道路,投靠了“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一年后他被捕,被关押在了美军布卡营地监狱10个月。
后来IS核心团队25名头目里,有17人是来自这所监狱的狱友,可以说,他是在美军监狱设计了“伊斯兰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美国入侵伊拉克,迫使萨达姆手下的逊尼派干将不得不另投山门,成了“伊斯兰国”的核心骨干,巴格达迪更像是美国侵略伊拉克的产物。
“后巴格达迪”时代
世界反恐局势依然严峻
当年的本·拉登已死,但基地组织犹存。如今巴格达迪已死,国际反恐斗争也并未画上句号。这其中一大挑战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反恐时“夹带私货”,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战略博弈的工具,给国际反恐合作制造了障碍。
以叙利亚为例,部分西方国家为了实现推翻叙利亚合法政府的目的,只要当地的“反对派”肯去与叙政府军作战,就给它们提供大笔金钱和各种武器。极端组织也藉以 “反对派武装”的名义,迅速扩张势力。
直到2015年底极端分子在巴黎等欧洲大城市频繁发动袭击,美国才不得不通过扶持库尔德武装,并且取得俄罗斯、伊朗、伊拉克政府和叙利亚政府等多方配合,才最终把“伊斯兰国”的武装主体基本消灭。
只要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继续奉行“双重标准”,利用恐怖组织去打击自己的对立面,那么新的恐怖组织必然会自行找到膨胀的机会和空间。“只有当前世界对恐怖主义达成一致的态度、定义和立场,反恐才会有意义”。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今晚21:57
凤凰卫视中文台《今日看世界》
编辑:张筱浛、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