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联厂到运动装备巨头,这是体育世界里最著名「W」的故事

Wilson的品牌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由巨星组成的传奇历史。 不管你是篮球迷,网球迷还是橄榄球迷,你多

Wilson的品牌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由巨星组成的传奇历史。

不管你是篮球迷,网球迷还是橄榄球迷,你多多少少都听说过Wilson这个品牌。作为几乎是体育世界里最著名的「W」,Wilson从诞生起总共「赢得」了500个网球大满贯,61个高尔夫冠军,20个NBA冠军、93个棒球职业联赛冠军和52个超级碗,并且见证了桑普拉斯、乔丹和费德勒等一众巨星的传奇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个体育世界最著名的「W」的故事。

文 / 北力

编辑 / 殷豪男

文章来自公众号:体育梦工场《体育品牌说》专栏

01

肉类加工厂诞生的传奇

1913年,一家名为Sulzbergerand Schwarzchild的大型肉类加工厂想做点新的生意——毕竟动物身上除了肉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Sulzberger Schwarzchild寻求把动物身上的资源利用到最大化,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于是,他们把动物身上的副产品,用来制作生产外科用的缝线、乐器弦,后来慢慢发展到了生产网球拍、橄榄球装备等简易体育装备,甚至是轮胎——Ashland生产公司,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公司的命名,就取自于公司所在的芝加哥4100 S. Ashland道路。

Ashland公司宣传广告

这个物尽其用的运营方针看起来很美,但也在计划外过多消耗了公司自身的资源和精力,导致他们卷进了「被出售」的困境中。

就在危难之际,一个名为「Wilson」的男人拯救了他们。

「Wilson」全名为Wilson E Thomas,这名出生于1868年的美国男子,之前在一家名为Morris & Company的肉制品加工公司担任总裁。虽然他的主业是肉食品加工,但Wilson却对体育用品行业情有独钟,在他眼里,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一片广阔。

Wilson E Thomas其人

1915年,誓要在体育产业大干一番的Wilson E Thomas,接手了困境之中的Ashland公司,成为了Ashland生产公司的总裁。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接手公司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原公司名称冠上了自己的大名「Thomas E. Wilson Company」,并开始把生产重心放在体育用品的生产上。甚至,为了推广自家最得力的运动服和高尔夫球包产品,他们为自己的产品推出了「两年无条件保修」服务。随着市场业绩逐渐回暖,一家濒死的公司,靠着体育用品,在三年内又重新变得生龙活虎了。

1918年,带公司走出泥潭的Wilson E Thomas因个人原因离职,接替他的则是Lawrence B. Icely——一个真正来自体育产业的内行人士。领头人的更替没有减缓公司的发展,他们持续高歌猛进。那年年底,他们的销售额达到了100万美元的里程碑。

随后,棒球和橄榄球等美国国民运动的授权产品制作,也被提上了公司的日程。他们先是和芝加哥小熊队达成了合作协议,Wlison将负责给他们生产球衣;1922年,Wilson又和棒球明星Ray Schalk合作,生产出了一块接球手手套。这款高质量的手套一经推出,在当时便成为了行业标杆之作。

1931年,公司的名字终于被确立了下来,「Wilson Sporting Goods Company」,「Wilson 」的声名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进入世界大战时期,他们不得已承担了给军队生产头盔的任务,复杂的战争局势,让Wilson前进的脚步有所减缓。但一等战争结束,Wilson便大手笔签下了网球明星杰克-克拉默,跟他进行了深度合作,推出了「杰克-克拉默」签名系列产品。在此后的三十年中,杰克-克拉默各系列产品总共售出了1000万套以上。

但对于Wilson来说,更重要的里程碑产品诞生在1941年——Wilson成为了NFL的官方橄榄球提供商。

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一枚Wilson制作的NFL用球

02

「荒岛余生」的好伙伴

在体育营销中,「如何和明星合作」是必学课程,而Wilson也深谙此道。

虽然对于美国民众来说,Wilson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对于海外民众,这个名字的确相对陌生,即便是很多硬核NFL球迷,也没太注意过比赛用球的制造商。可借助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却在国际上一炮走红。

这部电影,便是2000年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Cast Away》——《荒岛余生》。

在电影中,由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现代版」鲁滨逊,在荒岛上捡到了一个由「Wilson」出产的排球。于是,他便把排球命名为了「Wilson」,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伙伴。而在影片后段「Wilson」被海水冲走的一场戏里,汤姆汉克斯也留下一段经典的表演。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就这样,Wilson打入了流行文化中。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出圈」,Wilson早已玩得明明白白。

高质量的原材料,精良的制作和设计出色的「W」Logo,给了Wilson成功的前提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体育营销的定律始终不会改变——你需要更多球星代言,才能走向成功。

在这个层面上,Wilson也玩出了「花样」。与其用简单的球星代言,Wilson选择成立「球星智囊团」。「球星智囊团」除了给Wilson的产品代言之外,还会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当中,从职业运动员的角度给出建议。这样一来,产品的「信服力」瞬间提高了不少。

从上古时期的杰克-克拉默,到桑普拉斯、迈尔克-乔丹,再到如今的小威、费德勒,Wilson用各个领域的巨星,充实着自己的智囊团。在他们的帮助下,Wilson的产品,逐渐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拿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为例。1984年,初入NBA的乔丹被Wilson签下,加入了Wilson的「球星智囊团」,飞人在代言wilson相关产品的同时,也需要从职业运动员的角度,对Wilson篮球的设计和制造给出专业的建议。自发售以来,「Wilson X Jordan」系列就成为了公司的最佳单品之一,每年能售出100万件,这个惊人的销售数字一直持续了14年。

而在20世纪80年代里,Wilson所签约的球星超过了一百多名。除去迈克尔-乔丹之外,他们还签下了诸如沃尔特·佩顿(NFL)和罗杰·克莱蒙斯(MLB)等明星。这种「超重量级组合拳」式的营销曝光,使Wilson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稳步上升。

Wilson制作的乔丹主题篮球

再来说说费德勒。1998年,年仅12岁的费德勒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同年,高瞻远瞩的Wilson便选择签下费德勒。此后的故事不必赘述,20个大满贯冠军,职业生涯1200+胜场,无一不诉说着这位瑞士天王的传奇。

而Wilson的提前投资,也收到了绝对超值的回报——到目前为止21年的职业生涯中,费德勒一直使用着的,便是Wilson的球拍。

手执Wilson球拍的瑞士天王费德勒

03

体育产业「收购史」

早年,Wilson的发展史是一部「收购史」。

一次次地收购,让公司的业务面也不断扩大。

1916年,Wilson收购「Hetzinger Knitting Mills」和一个球包公司——前者生产运动服,后者生产高尔夫球包;

步入20年代,Wilson在与芝加哥小熊签约之后,为了产出高质量的球衣,Wilson还特地收购了位于芝加哥本土一家名为「Chicago Sporting Goods Company」的公司,听名字我们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了......

1955年,Wilson为了生产质量更好的橄榄球,收购了「Ohio-Kentucky Manufacturing」

1964年,Wilson又收购了「Wonder Products Company」。这本是一个生产儿童玩具的公司,但在被收购之后,则成为了Wilson橄榄球与棒球等运动护具的生产线。

......

但慢慢地,公司的壮大也吸引了更多巨头们的目光。Wilson的发展史,变成为了一部「被收购史」。

1970年,百事可乐变成了Wilson的新主人。财大气粗的百事,「帮助」Wilson在爱尔兰开设了一个工厂,开始向海外扩张之路迈进。

但Wilson最大的突破还是来自美国本土。在百事可乐旗下的这些日子,Wilson变成了NBA的官方球类提供商。除此之外,他们也是NFL的官方球衣提供商、大多数MLB球队和美国奥运队的球衣提供商。

1979年,Wlison所制造的网球首次出现在美网赛场上,双方的合作也延续到了至今。

Wilson制作的美网用球

1985年,Wilson被WestrayCapital Corporation收购;

1989年,他们又被转到了芬兰运动品牌巨头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旗下。

芬兰巨头亚玛芬体育,堪称精通于PE投资的好手。他们通过判断资产价值,进行品牌管理,并通过并购与处置资产,来聚焦公司的品牌战略,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不断增长,几乎占领了户外运动领域半壁江山。于是,在1950年创立的亚玛芬体育,通过一步一步的投资和并购,旗下品牌产品线覆盖网球、羽毛球、高尔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健身器材、自行车、越野跑装备、徒步装备及潜水等多种运动项目。

来看看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的品牌弹药库吧——

加拿大奢侈级户外装备品牌Arc'teryx(始祖鸟)

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

美国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

棒球装备品牌Louisville Slugger(路易斯维尔斯拉格)

棒球和垒球设备制造商DeMarini

北欧运动时尚品牌 Peak Performance

奥地利滑雪板品牌Atomic Skis

奥地利滑雪装备品牌Atomic

顶级自行车轮组品牌Mavic和ENVE

芬兰运动腕表等户外装备品牌Suunto

美国跑步机品牌Precor等品牌……

而有趣的是,2018年,安踏领衔的财团又以46亿欧元要约,向Wilson的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发起收购。在重金之下,这个食物链顶端的亚玛芬体育终归安踏口袋。在多品牌战略之后,安踏在顺利实现产品多元化的同时,也借助Wilson等所属品牌的市场口碑,极大的提升了安踏的国际形象。

安踏和AmerSports旗下的多品牌

然而,无论收购与否,公司所属的主体如何风云变幻,这个打从1915年便从肉制品生产「跨界」到体育装备用品的公司,从来没有更改过他们的业务主线。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整个体育产业链都在进行着升级与改变。各个品牌都充满野心,渴望拥抱未来。但对于Wilson来说,拥抱未来最好的方式不是改变,而是坚守。高质量的原材料,精良的制作工艺和亲民的价格,将永远会是Wilson赖以生存的「法宝」。

找准自己的方向,「固执」地走下去,何尝不是一个成功的法则。

就像公司的创始人Wilson E Thomas对自己的评价,「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也不比其他人聪明,我的成功,完全来自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全力的奉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