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是怎样一个人?他编 《授时历》是怎么回事?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南面,有一座雄伟古朴的古观象台,台子上面安放着一些巨大而精密的古代天文仪器,人们 从很远就可以看见它们。这座古观象合,就是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

郭守敬(1231—1316)是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由于他的祖父郭荣在数学和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他祖父见他聪明好学,就把他送到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的老朋友刘秉忠那里去学习。 后来郭守敬被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很欣赏他,让他担任管理水利的官职,他的名气渐渐大起来。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就是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授时历》。

元代为什么要编新历法呢?

因为在元代统一全国以前,历代都使用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但是《大明历》已经使用700多年了,跟当时的天象误差越来越大,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所以迫切需要有新的、准确的历法。忽必烈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在灭了南宋之后,就成立了专门机构修改历法,并派郭守敬和王恂负责这项工作。

要编制精确的历法,就要有精密的仪器进行实地测验。 郭守敬见原来的仪器年久失修,就亲自动手改造和创制出许多天文仪器。他把过去的洋仪改装成更简单精确的装置,叫做“简仪",又改造了圭表,研制出仰仪、景符等天文仪器。

有了这些先进的仪器,郭守敬于127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实地测量工作。

为了测得精确的数据,郭守敬在全国设立了27个测影点,这些测量点东起朝鲜半岛,西到河西走廊,北从西伯利 亚,南到南中国海,遍布全国各地区。郭守敬也亲自带队南下,在经过河南登封县吿城镇的时候,设计并建造了告城观星台,这座观星合至今仍保存完好。郭守敬最后到达最南边的南海进行测量。

郭守敬还在大部城东的墙角处,修建了一座新的司天台(天文台),安放他精心制作的各种最新式的天文仪器,用于夜里进行天体观测。这就是今天北京的古观象台。

经过艰苦细致的测量,郭守敬等人得到了大量最新数据,掌握了日月星辰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终于编制完成 了新的历法。忽必烈对这项成果也非常赞赏,亲自定名为《授时历》,就是说,这本历法是要告诉老百姓日月时光,不要错过农时。这部新历法当年就正式在全国实行了。

《授时历》是一部非常科学的新历法,举个例子吧:郭守敬测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2425日,比实际时间只差26秒,《授时历》就是采用的这个数据,这样精确的数据, 在世界历法上也是第一次。

它与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格利哥里历的周期相同,但是格利哥里历比《授时历》晚了整整三百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