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足“绣花”功夫

近年来,浙江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城市管理,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管理难题,城市管理水平向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

近年来,浙江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城市管理,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管理难题,城市管理水平向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出发,下大力气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现老城区迸发新活力,为加快建设美丽东营区提供了强力支撑。

本报记者 段学虎 崔立慧 通讯员 陈微光

城市品质大提升 生态园林城市在眼前

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协调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补齐生态短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通过新建改造公园游园、实施道路绿化建设、推进绿道、林荫路建设改造等措施打造生态城市。实施五干排、老广蒲沟水环境治理及南一路绿化工程,打造城水相依、水绿相映的水城景观。集中治理裸露土地,实现黄土不露天。按照“六水共治”总体思路,开展全区水环境治理。实施积水点改造、雨污分流、雨水泵站改造等工程,建设无内涝城市,开展广利河、溢洪河两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编制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全区28个村庄、26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有效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

城乡面貌新变化 严抓违建临建治理

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行动,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施街区容貌综合整治,实现了广告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开展杆线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城市空间,消除“空中蜘蛛网”。加强集贸市场整治,规范集市经营秩序,对集市实现规定时间、划定区域经营,有效解决城市大集占道经营、管理无序的问题。加强流动摊点管理,充分考虑市民生活需求,选址规范便民摊点群23处,依法取缔流动摊点群34处,提升了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保持拆违拆临高压态势,新增违建即查即拆,存量违建逐步消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为下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工作,授权区油城环卫有限公司负责全区城乡环卫工作的一体化运营,实现“一把扫帚扫全城”。创新路长制管理模式,构建从发现问题到处置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监管无盲区、责任无空白、管理无漏洞。

民生事业新进步 城市生活更美好

为解决城市内涝难题,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积水点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实现新增强排能力16.5万方/小时,城区排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今年“利奇马”台风降雨量比去年“温比亚”台风更大,但城区积水深度比去年低20余厘米,道路积水时间较去年缩短一半,内涝整治工作效果明显。2019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燃气村村通工程,为全区148个村居25229户农村用户接通天然气,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分两年对西城17786户超期使用燃气设施用户进行改造,改善居民安全用气条件。实施燃气责任保险、自然灾害损失保险、施工人员意外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等4项全民综合保险项目,提高抵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能力。

实施西城地方小区集中供热设施改造,解决了西城72个小区433万平方米3万多户居民冬季集中供暖难题。优化城区道路网体系,通过建设出租车停车港湾及可变车道,有效缓解交通通行压力。

智慧城管新局面 城市管理科技化

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配合市数字城管中心完成市区两级数字城管平台对接,实现数字城管工作的市区一体化。智慧环卫平台上线运行,通过对环卫工作人员及环卫作业车辆的统一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智慧化考勤。

今年,东营区城市管理局推进路灯合同能源化管理,对西城22478盏路灯进行节能增亮及智能化改造,实现路灯自动调节、远程控制、远程监测,全面改善城区夜间照明。建设智慧公厕系统,推广使用“公厕助手APP”,方便市民快速查找附近厕所,并对公厕环境卫生及使用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加装公厕异味检测设备,实现异味浓度实时监测。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主干道路设置545个监控,在便民摊点设置44个监控,在液化气站设置11个监控,实现了重要部位城市管理事项的24小时管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