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日本体育教育究竟是怎样的?

从古至今,无论是国情、教育还是文化等,国人与日本的“较量”似乎就从未停止过。去年针对两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与日本合作研究发布了《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公报中显示:

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大部分年龄段虽然高于日本,但在体能指标的比较中却被日本儿童青少年完爆,日本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等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

你一定看见过别人分享过关于日本垃圾分类之细或是日本孩子素质之高的相关文章,大多都在感叹日本人过硬的国民素质。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教育存在其过人之处。不过,比起科研和国民素质上的教育,日本的体育教育却鲜少有人提及。

比如奥运会上,日本的存在感并不高,能冲击奖牌的项目很少。但另一方面,日本又格外执着于体育: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亚洲身价TOP10运动员中有6个是日本的,日本运动员在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项目上所展现的运动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是什么让我国在指标总体高于日本的情况下,体能指标遭到重重一击?经调查发现,在日本小学里体育课的被重视程度超乎人们想象,体育锻炼的目的也远不止给孩子一个强壮的体魄那么简单。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11日报道,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3月8日公布了平成30年间(1989年至2018年)日本孩子长大后最想从事职业的排行榜。

登上日本男孩梦想职业榜第一位次数最多的是“棒球运动员”,为15次,其次是13次的“足球运动员”。

报道称,从男孩的梦想职业来看,包括日本夺得世界棒球经典赛(WBC)冠军的2006年和2009年在内,从2004年开始“棒球运动员”连续6年登上榜首。“足球运动员”从日本职业足球联赛(J联赛)创立的1993年开始,连续4年排在第一位,1996年“棒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并列第一。

可见在日本的小学里,体育是有多么受到欢迎。当然这与其体育课的被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体育锻炼的目的也远不止给孩子一个强健的体魄那么简单。

日本体育课的设置

日本小学的“体育”,主要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喜爱运动的资质和基础能力,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

1-2低年级:遵守规则,重视协调性,通过各种运动游戏为今后先打下基础;

3-4中年级:增加了“保健”单元,在各类运动课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讲义形式的课程,由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

5-6高年级:要求一定的记录挑战。

出于这样的指导理念,日本小学的体育课,除了体操、跑、跳远、跳高、倒立、以及保护地垫上的跳跃、翻滚,等等身体活动之外,还有跳绳、足球、篮球、棒球、排球、跳山羊、单双杠、呼啦圈、独轮车、自行车、等器械或球类运动。

体育教育不能等同于“运动”

对于这些常规的体育运动,日本文部省根据各个不同项目,除了大方向的指导手册外,并没有特别硬性的达标要求,所以每个学校的具体目标,会制定得不一样。此外,还按季节划分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例如冬季的耐寒马拉松训练、夏季的游泳课等。

运动技能不是重点

日本的学校体育课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而是灌输体育中礼仪和行为规范,诸如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文明参赛。日本传统体育项目大相扑、柔道等,都在交手前有一套繁缛礼仪,至今不变。

日本的体育课考试大概分为4项内容:出席率,课上发言,技术动作规范,态度行动。相比运动技能,“态度行动”占了体育课考核最重的一项。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学生,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答案是:国家意志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

1961年,日本就颁布了《体育振兴法》,又先后补充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和《体育立国战略》等法律法规,强调运动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基础设施、教练团队、发掘后备人才上,日本也一直肯下功夫。像文部科学省关于运动设施的调查,在日本总计游19万多处体育设施,其中,学校内的设施有11.6万多处,占比超过60%。

学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率更是高达95.7%!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小学的体育馆、设施都不对校外人士开放!即使是本校生,在非教学时间里,也基本不能进校打球、跑步。

学校体育设施占比为黄色

没有“独虎”,只有“群狼”

日本如此重视儿童体育教育,效果很明显,想不出成果都很难。在国民身体素质上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日本人肥胖率只有3%,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这些,除了健康饮食之外,和儿童时期养成的运动习惯密不可分。日本儿童和青少年体育基础坚实,为竞技体育输送了不少人才。比如,在日本所有小学生运动会项目中,接力以23.6%的比例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

正是这种广泛的社会体育基础,所以,日本一直是亚洲田径强国。从191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日本代表团夺得了156金、158银、183铜,共497枚奖牌。

在中国崛起之前,只有1多亿人口的日本毫无疑问是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即使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日本的体育,实力也不可小视。

少年强,则国强

我国“十三五”时期要在2020年落实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目标:每20000名青少年拥有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80个左右,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500所,常年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的运动队达到3万个以上。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实现“两纳入”,文化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生态体育】分享群体和竞技赛事版权资源,共享场馆小镇园区综合体资源,畅享体育培训健身旅游资源,提供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提升、场馆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赛事活动运营管家服务、体育培训健身运营系统指导,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体育文化产业信息化智慧创新发展平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