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我有个三计策,上策可不战而胜,将军:错了,下策才最好

谋士:我有个三计策,上策可不战而胜,将军:错了,下策才最好

文|武品文史

《孙子兵法》被古今中外的兵者奉为神作,而其中的精髓之处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让无数的将军为之向往。但是我们知道,古代将领的身边都会跟随一些谋士,每每遇到战事的时候,将军总会和谋士一起探讨用兵取胜之策,谋士提出计策后,将军则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谋士给出的计策。比如隋朝时期的杨玄感反叛事件,他在反叛后就和谋士商量如何击破隋炀帝,谋士献出了三策,按照谋士的说法,上策可不战而胜,然而将军却认为下策最好,那么最终结局如何呢?

隋朝有一位开国功臣名叫杨素,他不仅是一位权臣,更是一位军事家。他和隋朝皇帝杨坚为族兄关系。杨素也是为隋朝建立了许多卓著功勋,比如他挂帅攻破陈朝等。随后又帮助杨广夺嫡继位,隋炀帝为了表示感谢,封杨素为越国公,地位可谓是非常显赫。

在这之后杨素有些膨胀,开始结党营私成为了一位权臣,隋炀帝聪颖过人,他知道杨素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本想找个机会除掉他,结果杨素身患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杨素有一个儿子名叫杨玄感,他知道隋炀帝对父亲以及家族的不满,就产生了对隋炀帝的记恨之心,加上隋炀帝经常施以暴政,杨玄感决定寻找机会推翻隋炀帝的政权。公元613年,杨玄感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这一年隋炀帝决定东征高丽,而隋炀帝更是把督运粮草的重要任务交给了杨玄感。

杨玄感得此良机马上发动兵变,并且发出讨伐檄文昭告天下,许多不满隋炀帝暴政的人纷纷选择响应,杨玄感的叛军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十万之多,这其中就有杨玄感的好友李密。李密来到军营之后马上审时度势分析战局,并根据当时情况给出了三条计策。

上计,则是攻占涿郡,随后守住榆关,这样就切断了隋炀帝的粮草补给以及隋炀帝的归城之路,这时的隋炀帝前有高丽大军,后有我方起义大军,加上没有粮草供给,不出一个月,即可让隋炀帝不战而败。

中计,如果攻占涿郡失败,那么就占领长安城,依据有利地形和隋炀帝展开一场持久战。

下计,如果认为以上两策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那么可以选择就近攻占洛阳,只是这么做的话胜负就各安天命了。

这个时候杨玄感却摇着头说:“错了,下策才最好”,随后接着说道:“攻占洛阳也正是我心中所想,你想想,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城中,攻下洛阳之后,他们才会跟随和顺从我们。”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杨玄感想的一般,当隋朝各地的将领得知杨玄感要攻占洛阳之时,都是纷纷赶来支援,特别是洛阳附近的驻军,而且洛阳城中的隋朝守军也都视死如归,杨玄感一时之间竟然攻不下来,这就给足了隋炀帝主力大军返回平乱的时间。最后杨玄感被四面赶来的随军大败于董杜原地区,而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的惨烈,杨家除了杨玄感最小的妹妹得以幸免,其余七个兄弟全部惨死。

其实我们分析以后可以得出结论,洛阳城是隋朝首都,所以洛阳城不论是城防还是守军力量都非常的强大,加上洛阳城中都是文武百官的家眷和亲人,那么守城的将士自然是要拼死抵抗。另外还有一点,首都四周肯定有许多的协同驻军,一旦洛阳发生战乱,这些守军也可以第一时间支援。

可是杨玄感,不去攻打对自己最有利的涿郡和长安,也放着出征在外的隋炀帝不管,非要去啃洛阳城这块硬骨头,确实有点过于自大。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