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番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1200名师生走进“南方报业传媒产业基地”深度体验了南方学堂研学产品。
记者了解到,该研学课程首先是参观了印务基地生产线,观看了报刊生产发行的全部流程,了解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在非遗传承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中小学教材的古诗词内容,体验学习活字排版、印刷知识;学生们动手制作完成一幅幅属于自己的古诗词印刷作品。
研学要超越课堂,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旅行都叫“研学”
自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一哄而上的“研学”课程良莠不齐。
众所周知,“研学”是要迈出校门,这是一个变革学习方式的渠道和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做到“学”与“旅”的深度融合。研学旅行的优势在于可以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真正合格的研学旅程,不仅要让家长、学校满意,更要让参与实践的主体——学生感到新奇美妙,进而引发探求兴趣的热情。
为让学生的“研学”有收获,有意义,主办方进行了严谨的科学的课程设计,以确保研学旅行高质量、健康可持续推进。在“南方报业传媒基地”原有的“印务研学”课程的基础上,融入了印刷术“非遗”元素,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该“非遗研学”课程突出了实践性、加强了融合性、提高了专业性。
学印刷,让学生传承老祖宗技艺
记者了解到,该非遗研学课程除了参观现代印刷展品,听老师介绍现代印刷发展的各时段历史及主要代表设备之外,学生们还动手体验上墨、铺纸、印刷、齐书、打孔、穿线、收结、贴签等全过程。
南方报业传媒基地位于广东佛山,占地面积320亩,是全国承印报刊种类最多的印务中心之一,拥有“中国印刷企业100强”“全国诚信印刷企业”“广东省印刷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是次融入研学课程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学校及学生对该款“非遗研学”的课程非常满意,1200名师生收获满满,不仅收获了课堂外参观、学习现代化印务工业的流程,还可以亲自动手,印刷属于自己的诗篇,更关键的是感受到了文化自信,老祖宗传下来的印刷术在学生手上又鲜活起来了。
业界对该款“非遗研学”的产品也评价甚高。首先,该基地“非遗研学”的教育目标明确:让学生在参观中了解“报纸诞生的过程”及“印刷术的全过程”,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品格和素养,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该课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开发适切的内容和目标,教育效果理想。
其次,非遗研学课程设置合理,受到学生、家长及学校的一致认可,在能力上让学生有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体悟,教育质量高。
最后,该非遗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形式甚佳。因地制宜将印务基地与印刷术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熟悉的诗歌,通过自己动手,印制出来。校内外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和统筹协调,无缝连接,打破了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学习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