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编自:东兴证券《复盘阿里十个关键节点,马云构造的阿里生态王国》、东吴证券《详解阿里强劲增长背后的生态战略与商业逻辑》
摘要: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新的愿景则是「活102年: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强,我们追求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到2036年,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阿里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电商帝国的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1999年创立到2019年,阿里走了风雨20年,下面是这20年间阿里10个重要的关键节点,记录了阿里如何从杭州城郊湖畔花园小区里的小小初创企业,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庞大的电商帝国:
1、1999年:B2B起家,成立的初心在于为B端赋能。1999年,马云在杭州城郊湖畔花园小区自己的家中成立阿里巴巴,集团的首个网站是英文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专注于国内批发贸易的中国交易市场(现称「1688」)。B2B业务为阿里奠定了企业组织、制度和文化的雏形,而阿里巴巴成立的初心就是运营,即为B端赋能,这也与其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遥相呼应,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也为阿里的崛起提供了合适的成长大环境。
2、2003-2004年:C2C淘宝网战胜eBay,2B到2C转型的开始。淘宝网战胜eBay的关键在于重用户增长而非企业盈利,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担保平台也应运而生。C2C业务是阿里完成原始客户积累的重要砝码,淘宝网的兴起也标志着阿里2B到2C业务转型的开始。
3、2007-2008年:B2B业务港股上市暴跌,双十一成网购狂欢节。阿里港股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原因一方面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是市场担心2B业务要不断输血亏损的2C业务。而在淘宝商城陷入困境的时刻,张勇对于淘宝商城业务模式进行了整改,同时张勇推出「双十一」概念,这标志着线上交易形式已经转型为拉动中国内需的主流形式,并且开始全面倒逼传统零售业态升级。
4、2009年:阿里云诞生后强势成长,垄断国内公有云市场。阿里云的核心在于为阿里各项业务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架构。在国内公有云细分市场中,IaaS占比最大且行业增速最快,阿里云在IaaS市场形成垄断态势。其次,阿里云借助于阿里自身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引入大量的企业级公司入驻。
5、2011年:淘宝天猫独立运营,天猫核心优势在于「质量+品牌」。淘宝类似于集市,走的是品类导入,天猫则类似于商场,走的是品牌导入。天猫自带品牌品质背书的属性可以避免像淘宝产品出现的鱼龙混杂的现象。2019年第2季度,天猫成交总额占据市场份额62.4%,排名第一。此外,天猫平台为商家提供各种店铺的大数据,方便商家对店铺的运营做出及时调整。
6、2012年:阿里巴巴私有化落幕,未来大阿里帝国若隐若现。阿里港股退市的原因,一方面是2011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业务重点从增加会员数转移到提升买家在阿里网上交易平台上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是去雅虎化更有利于阿里进行自身的战略规划。B2B业务退市后一个月,阿里即宣布将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淘宝网等七个事业群,以数据为核心的多元化大生态正在形成。
7、2013年:菜鸟网络赋能物流,铸造新零售供应链。菜鸟网络的建立一方面标志着与合作伙伴打造的全球智慧物流骨干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则标志着阿里打通了线上线下、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任督二脉,同时实现了「新零售」所注重「快」和「廉」。京东模式为「自建仓储」重资产模式,菜鸟则是「线上运营+第三方配送」轻资产模式,可以调动区域性的仓储物流资源。
8、2014年:蚂蚁金服打造金融生态闭环,五大板块构造零售消费金融。蚂蚁金服成立标志着金融生态闭环的完成,五大板块构造强大的用户黏性。第一,支付宝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和支付技术储备行业领先;第二,花呗和借呗盈利能力逐年提高;第三,余额宝定位移动互联网时代现金管理工具;第四,切入传统保险业;第五,芝麻信用标志中国进入互联网征信时代。
9、2016年:新零售孕育而生,盒马鲜生打造线上线下消费闭环。新零售产生的大背景是线上红利逐步褪去,获客成本呈上升态势,同时线下零售总额占社零比重巨大。盒马鲜生在阿里新零售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生鲜行业是典型的的大行业,小公司。其次,盒马鲜生具备强大的供应链物流支撑,在运输环节也能接入阿里的物流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消费闭环。
10、2018年:收购饿了么复活口碑网,新零售领域生态协同作用显现。饿了么是阿里新零售的核心环节之一,一方面,饿了么口碑,可以和盒马、大润发、银泰等形成分工配合,赋能线下的餐饮、快消、休闲娱乐等垂直行业全方位铺开新零售。另一方面,饿了么口碑具备深度数字化赋能的能力。
编辑/jason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