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情监测 | 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恒河”,以及发源于中国西藏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交汇。这两条大河冲积形成恒河三角洲,使无数条河流注入孟加拉湾,让孟加拉国被称为“千河之国”,其境内遍布230多条河流。

每逢6月至9月的西南季风雨季,年均1300毫米的降雨量都会导致水位急剧上涨;此外,孟加拉国85%的国土均为地势低平的平原,这让排水变得十分不畅, 于是这里便成了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今年8月,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再次经历洪灾的侵袭。其国家灾害应对协调中心官员于8月4日表示:洪水造成部分地区的房屋、农田、道路被淹,约600万人受到影响。

抵御能力受限

孟加拉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人口大国。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简陋的基础设施,被忽视的灾害防治措施,还有来自1.69亿的人口的“重压”让孟加拉国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再加上恒河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的流失对于抗灾能力来说更是拖了后腿。

为了尽可能的适应连年的洪涝状态,当地人民把居住的房屋设计成下面架空,上面居住的形式,并配备小木船。 但在洪涝来临的那一刻,这些措施都显得太脆弱。

获得更多灾情数据

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怵目惊心的,尽管人类还不能彻底根治洪涝灾害,但是仍可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的缩小灾害的影响。

对于灾情监测始终有一套完善的地面监测体系,但受限于覆盖率与便捷度,还是无法满足更精细化的监控需求。至此, 卫星遥感技术成为一种必要的补充。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遥感技术就被用于洪涝灾害调查。以其高重复频率和大范围同步的信息采集能力,更大限度地填补过往监控的空白部分,为目标区域的受灾范围、程度等指标提供辐射面更广、更准确的实时数据。

清晰反映洪灾态势

(a)洪涝发生前

(b)洪涝发生后

(c)洪涝受灾区提取

(孟加拉达卡洪涝分析图 出品:大地量子)

大地量子 利用多光谱及SAR影像数据,结合AI技术, 对孟加拉达卡于2019年8月份发生的洪涝灾害做出监测,目的是为了明确灾情严重的区域。

图(c)中蓝色部分为正常河流区域,红色是被洪水淹没的地区,主要为农田。

洪涝遥感监测的关键在于水体识别技术, 大地量子建立起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洪涝灾害监测的实时全天候服务能力,能够连续、及时、准确、清晰地反映出水域淹没与洪涝受灾情况,向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提供支持。

贯穿洪涝灾情始末

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破坏性。 因此,只是了解洪涝灾害的现况还远远不够,如果想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为灾区重建及灾民生活救济安排提供决策支持,就需要根据遥感影像来对周边综合情况及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预估。

通过遥感技术能快速对相关信息进行挖掘和预判,以帮助相关机构充分掌握灾情, 提升对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决策水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