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穿越,你想去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曾有网友抛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投票选出的top3分别是“汉”、“唐”、“宋”,遥想汉武当年雄才伟略,霍去病“封狼居胥”是多少男孩憧憬的强汉!如果不满足,还可以见到疑似穿越者建立新朝的王莽,如有神助的“位面之子”东汉开创者刘秀,这还嫌不够?那么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东汉末你肯定不想错过。
相比汉代的强势压迫力,唐代更显文明开放与包容,前段热播马伯庸“马王爷”的小说改编剧《长安十二时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大唐风貌。自唐代建立以来“万朝来贺天可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之治”、“大秦景教(基督教) 流行中国碑”......这一个个名词总能让人对这个强盛的朝代产生无数的遐想,更别说文学史上那一位位伟大的诗人,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向世人讲述发生在那片时空里美好的风景与故事。
说过“强汉盛唐”为什么紧跟着的是宋呢?如果你想吃喝玩乐图个开心,宋代可谓是不可不去,宋代的经济繁荣到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经济的高度发达势必会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假如你回到宋代,吃有“煎炒烹炸” (宋朝才有铁锅炒菜) 菜式更是五花八门,比如前两年流行的古菜谱“蟹酿橙”拿橙子掏空做盅,放入蟹肉、蟹黄,佐料就放酒、醋、盐,上屉蒸熟,鲜香可口,这可是南宋菜谱《山家清供》里的记载,也就不好奇宋朝诗人高似孙为啥说“菊报酒初熟,橙催蟹又肥”了。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截图)
喝的有各种“冰饮果茶”,还有网红级饮品“白豆蔻熟水”,宋朝一线女星李清照代言“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你看看李清照都生病了还惦记着喝这个,你回到宋朝不排队买一杯尝尝? (当然“白豆蔻熟水”也有一定的药理成分,能暖身、祛汗湿。) 。
玩乐有“勾栏瓦舍”,搁今天话说就是大型剧院聚集地,单“北瓦”一处就有“勾栏”十三座,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就是郑州北边有十三座连着的大型演出剧院,且还是全年开放,昼夜不歇。
什么原因导致娱乐业这么繁华呢?抛开经济因素和大宋开明的国策来说...闲的...就是闲的,一年三百六十余天,宋代每年节假日有一百二十多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休假,平常上班吧晚上还没宵禁,这上哪说理去?搁屋里睡觉也不行啊,外头这么热闹,那去看看吧!
刚出门迎面一群姑娘簇拥着一位俊朗大叔走过,大叔拎着酒壶,嘴里还念叨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嗬~柳三变这又填了一首好词,明个估摸着就能在哪听见姑娘们唱了。
埋头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家青楼,灯火通明,二楼不时有词声传出“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同叔兄,此句当盛饮!”“晏殊果真词道大家,同叔兄再饮一杯!”这边刚喝完又听人道“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嗯?后面这风格听起来有点像晏几道啊,大晏领小晏逛青楼?刚想罢,楼上就叮叮咣咣吵闹乱成一团,这俩人异口同声“你竟敢瞒着你(我)娘逛青楼!”。 (本段纯为杜撰)
在繁华大宋的市井乡野边疆沙场还有庙堂充斥着词人们的风花雪月与热血难凉,一首首顶着词牌或温婉含情或慷慨激情的句子随着华美木楼中女子的吟唱传遍山川大江,点亮夜空里一颗又一颗的璀璨明星。 这就是大宋,风华绝代的大宋!
踏过一路阑珊灯火终于来到了“北瓦”,这是城里最大的剧院聚集地,这边在唱曲儿,那边在演“大曲”,正犹豫着去哪,突听旁边两个金人吵着要去看“院本”。得~今个就去看“杂剧” (宋代的戏曲,金人叫“院本”,宋人则称“杂剧”。) ,也不知平日最喜欢的《眼药酸》 (宋代流行的一出杂剧) 今日演了没有。
戏罢走出瓦舍大门,天上星光正亮,也没能盖过路边小摊,小摊的灯笼贯连成一条火龙,呼呼喘着热气儿,水饭、敖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烧鸡、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三三两两买下来总能让你大饱口福,喜欢甜食的也莫嫌弃,毕竟还有酥蜜食、枣糕、澄沙团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流待你细品慢尝。 耳畔人声鼎沸,手里拿着吃食,眼看着一片烟火人间,披着星纱归家,这就是大宋的夜晚。
领略过大宋风华咱再看宋代对戏曲的影响就很明了了,先说宋词和“南戏”的关系,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南戏是“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 肯定了宋词对南戏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宋时的说唱文学 (可不是嘻哈) 也为后来的戏曲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还有形式上的影响,艺人演出的经常化和场所固定为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由于演出地点“勾栏瓦舍”处于市井繁华地段,因此演出节目也比较符合民众的口味,这就使得中国戏曲的早期就有着不避俗,力求雅俗共赏的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