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会管医生叫大夫?这个称呼和古代官职有关系吗?

我们日常生病的时候去医院,都会对医生喊大夫,而且是一个比较尊敬的称呼,一般医生也比较喜欢听,这是一个区分医护人员的的方式。

但是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名称,一般连起来叫士大夫或者卿大夫,那么大夫这个词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由一种官员的名字的呢?

原来从秦汉时期起,叫大夫的官职开始增多,比如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后又增加光禄大夫,谏大夫等职位。而后又细分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等。到了宋朝,朝廷为鼓励医药学的发展,设立太医院,医生开始和大夫一词有了交集,太医院的医生官职名都叫做: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

后来这样的官职叫多了,大夫一词即成了医生们的代名词,而这个词又有当官,地位崇高的意思,医生们自然很愿意接受着这个称呼了。南宋小说《夷坚志》乙编就有“张二大夫”的称呼。

医生这个词最早是出现一唐代,唐代开始设立医学院,学医的学生被称为医生,类似于贡生,学生的生。

另外再说一个,在古代,御医和太医并不是完全一个意思,我们有时候被电视剧给带跑偏了,以为御医=太医。在古时候,只要是进入太医院的都可以算作太医,太医院基本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相当于当时的医学生的最高水平。

而御医,顾名思义,就是专职给皇上及皇家看病的医生了。但是御医一般十有八九都是太医,毕竟给皇帝看病的哪能是随便路上找的江湖郎中呢。所以很多人搞混了这两个称呼,其实是包含关系,御医通常包含在太医里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