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历史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有些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一个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中之重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城区的真实性。
|来源:
|记者:郭煦
▲哈尔滨人俗称“黄房子”。(郭煦 / 摄)
北国冰城哈尔滨融入了俄式建筑的元素,显得别具魅力,一度获得“东方小巴黎”的美誉。然而,这种独特的城市历史风貌却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哈滨市南岗区,花园街以西、西大直街以南的街区拥有俄式风格老建筑68栋,哈尔滨市为了保护这片百年历史建筑群,将居民全部迁出。但近8年过去了,该建筑群并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和保护,任由损毁荒置,一些墙体已出现裂缝,在雨水冲刷下开始坍塌。
一位建筑领域教授痛心地说,这些老房子如一直住人再坚持十年八年都没事,一旦不住人损毁非常快,“再不修整就完了”。
事实上,此事已经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对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个城市因保护工作不力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人们不禁要问,历史文化街区为何荒置至今?
历史文化街区空无一人、杂草丛生
一位曾参与过该建筑群保护论证的教授说,前两天与学生去测绘,发现靠近街边的老房子拐角处的墙体已塌了不少,“眼瞅着一天塌掉一块,再不修整,用不了一两年就完了!”
《小康》记者走访时发现,哈尔滨市历史文化街区内已经空无一人,院内杂草丛生。老房子一直被铁皮围着,一些墙面的裂缝清晰可见,废弃物遍地都是,因夏季雨水较多,部分墙体已开始坍塌。
修复滞后、损毁加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从1898年沿用至今的老建筑,却因“保护性改造”增加了被毁的风险。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关键在于前期的科学论证、规划,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方案,只是着急清空荒置。
据了解,这些老房子是现存唯一保持哈尔滨开埠时期住宅区基本原貌的地区,这也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处保留比较完整的“花园式”住宅街坊,已被哈市政府列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居住使用过程中破坏程度不一,该区域的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也始终未得到改善,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哈尔滨市将其列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更新。2011年,居住在这个区域的2000多户居民被陆续迁出。
早在2011年3月,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府发出消息,南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经专家论证,被正式命名为“哈尔滨•1898”项目。据了解,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范围东起交通街,西至海城街、公司街,南起木介街、繁荣街,北至联发街、西大直街、花园街。
当时承诺该项目将于2011年正式启动,预计投资39.9亿元,打造“民俗花园”、“艺术商务花园”、“啤酒花园”、“咖啡休闲花园”四个主题园区,成为哈尔滨市文化旅游新亮点。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哈尔滨市民称,“8年过去了,我想知道这39.9亿元花完了吗?花在哪里?我行走在繁荣街,联发街,海城街,海关街......,我看着这一片片黄房子在不断地变老,心里无限的惋惜”。
“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房子了,破损很严重。这些街区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珍贵文物,被哈尔滨市政府列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既然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为什么荒芜了8年没有人住?房子没有人住,会损坏的非常快。”上述居民称。
实际上,哈尔滨市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一直备受市民关注。2014年7月25日,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表示,哈尔滨市对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改造项目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改。新方案拟重塑当年“花园社区”的历史环境风貌,街区内的291棵古树和68栋历史风貌建筑将全部保留下来。
从2011年至2014年,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改造项目方案一直在研讨中,在2014年哈尔滨市的专题会议中,哈市确定新的改造思路,将对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建筑科学保用、有机更新,再现历史风情,特别提出要重塑当年“花园社区”的历史环境风貌。
《小康》记者了解到,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共68栋,胸径50厘米以上古树291棵。修改后的新方案确定,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和古树将全部保留下来,并最大限度保留当初的城市格局和建筑肌理。
文化街区诠释地域特征
当时的规划显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哈尔滨市宝贵的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与更新工作拟围绕再现城市历史记忆为核心,重点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着力将其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最终实现夯实文化名城物质载体的规划目标。修改后的方案确定,为最大限度保留当初的城市格局和建筑肌理,不能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重复建设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大型商业设施。当时规划新建建筑拟采用独具哈尔滨特色的“方言”,来诠释地域文化特征,避免商业化的一般欧陆风格,破坏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证实,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哈尔滨一带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约在距今5000年前后哈尔滨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哈尔滨已发现10余处史前文化遗存。大约距今3000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尔滨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素有“丁香城”美誉的冰城哈尔滨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荟萃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于一身,融合中外文化精要于一城。1994年国务院公布哈尔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的历史建筑保护,从一栋房子到一片街坊,动作很大,但受到资金的掣肘,花园街“黄房子”的保护措施停留在纸上近30年。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在1984年被哈市政府列入保护范畴后,走过了一段颇为不平凡的路。
成为历史文化街区10年后的1994年,哈尔滨这座因拥有铁路而兴的年轻城市,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申报资料中的硬通货。同年,哈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000年,哈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该保护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据《小康》记者了解到,花园街的老房子始建于1898年,是为当时修建中东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所建的集体宿舍。中东铁路工程结束后变为苏联专家的私人住宅。苏联专家回国后,移交给哈尔滨铁路局管理(产权单位),后变为哈铁职工宿舍。
据考证,中东铁路始建于1898年,最初的选址在现在的香坊火车站。在香坊区一带修建铁路的同时,俄国人选择了秦家岗(即南岗区)作为管理机构的落脚点,从1898年开始,由首任工程师列夫捷耶夫主持设计并修建,在花园街附近,由大直街、木介街、海关街、红军街、耀景街等街路围合形成四个街区,当时称为“新城子”,也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黄房子”铁路员工住宅区。当时,这里是哈尔滨最繁华的俄罗斯社区。
自这种俄式的“黄房子”落户哈尔滨后,黄色调便成为了冰城建筑的主色调之一。
上世纪50年代,“黄房子”的所有权交由哈尔滨的铁路部门。这也许是“黄房子”得以留存至今的一个关键,那时候住在这里的铁路职工,有着一段最为美好的生活。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住进这片民宅区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及家属,房子不够住了,后来就在院子里见缝插针地盖起许多平房,甚至一夜间就搭靠在“黄房子”身边“变”出一个棚子来……从此彻底打破了这里原本平和、幽雅、充满贵族感的生活气质。
上世纪80年代,“黄房子”附近形成了著名的装饰大市场。大量来自南方的手工业者和小作坊仿佛一夜间涌入,装饰材料商店、废品收购站、食杂店在临街的“黄房子”里遍地“开花”。尤其是这里由于没有集中供热,冬季房屋的取暖全靠烧火,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
2005年,由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等单位发布的关于《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文本中,对花园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功能要求如下:重点保护好风貌区的整体环境,恢复风貌区的居住形态,保护好近代优秀建筑,加强市政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适当调整用地功能,使传统风貌区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十多年过去,这里残垣依旧。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前的2月末,《哈尔滨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意见显示,要科学合理地推动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分类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核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和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整治提升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历史学家向《小康》记者表示,“导致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闲置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学者以及民众之间的意愿不统一导致的,政府从财政拿出资金来保护,没有任何效益,如果商业性运营会对保护历史建筑不利,所以整片街区一直处于现在这尴尬的状态下,但愿这次能真正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角度出发,切实真投入,别停留在‘纸’上。”
街区保护真实性是重中之重
早在1994年,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000年,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该保护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2002年,哈尔滨市政府批准了该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将该规划方案作为《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报黑龙江省建设厅、文化厅及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
2004年5月,规划部门再次组织编制了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方案。“规划注重了对历史建筑完整保护,恢复历史风貌,拆除非历史建筑,更新基础设施,整修历史建筑,设计了5个不同的主题空间,分别是中心广场、民俗花园、咖啡花园、啤酒花园和艺术花园。当年9月,哈尔滨市规划局又做了4个街坊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
2005年,哈尔滨市规划部门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竞赛。‘黄房子’的保护性复兴规划仿佛一夜之间要从纸上跳到现实中。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复兴规划设计出台后的多年以后,因种种不能对外言说的原因,这样的复兴规划还停留在美好愿景中。”
已故黑龙江日报社高级编辑曾一智亦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著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她生前在呼吁保护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多次遭到殴打和威胁,曾一智生前表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哈尔滨建城之初的俄式铁路官房建筑群仅存的样本,这里聚集着大量中东铁路高级职员花园洋房,在东北解放时期是中共东北局领导集中居住的区域,林彪、彭真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直接指挥东北解放战争。2011年10月开始,哈尔滨市南岗区在规划方案尚未制定、征收补偿资金未足额到位的情况下,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启动征收项目,并擅自在该区域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风貌建筑的文物本体和附属建筑。“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这里不允许新建扩建,但从2011年10月起启动的商业开发的征收,把原有的居住用地变为了商业和金融用地,把核心保护范围变为建设控制地带,大肆破坏文物本体和拆除附属建筑。”
2011年3月,哈尔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曾以“哈尔滨•1898”命名。曾一智立即向哈尔滨市递交直呈信息,她依据哈尔滨被沙俄殖民开始的历史沿革和我国外交政策,详述不能以沙俄殖民的肇始年代——1898年命名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的原因。4月18日,得到市领导批示,“哈尔滨•1898”这一冠名由此被禁止使用。
此后的2014年8月,哈尔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办公室发出公告显示,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10.76万平方米,需拆迁面积8万平方米,涉及被征收居民1986户(其中重点历史保护建筑1栋,历史保留建筑64栋)。该项目分四个区域,分别规划为:商业休闲区、文化博览风情功能区、商务创意花园、商务会所,项目将本着对区域内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但时至今日,该街区仍在闲置状态。
一提到历史文化名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其中一定保存着丰富的文物,拥有着成片的历史建筑,或是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都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过程,留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藏着一幕历史往事、一段动人记忆。”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介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遍及全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作为传统历史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有些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一个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中之重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城区的真实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法保护,迫在眉睫。据了解,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相对滞后,主要是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体系没有明确规定,对加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一些空白,对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履行保护责任的要求不够具体和明确,要在保护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要抓紧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配套法规,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鼓励政策,严格依法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只有抓紧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让法律的利剑高悬,才能真正震慑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避免让历史文化名城沦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