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被日军熏杀137人的白骨洞,毛骨悚然,桂林探秘系列2-黄泥岩

在桂林市近郊东南王家村附近的岳山,半山腰上有个叫黄泥岩的山洞,直到今天,王家村村民依然不能忘记,侵华日军因为在这里遭遇了阻碍,最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黄泥岩惨案。洞底大厅约有三层楼高,可容几百人,洞内有大量蝙蝠栖居,看到有手电光照射,翩翩起舞。洞内石钟乳、石柱、石笋众多,琳琅满目,形态万千。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但与桂林其它洞穴不同的是,洞内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均颜色暗淡。刘晓磊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日军当时熏烧的结果,70多年过去了,石钟乳、石柱、石笋等岩石和洞内的岩壁依然是黑色的,似乎在控诉着当年的那场惨案。

据史料记载,1944年农历九月十二日,日军闯入王家村,进行了烧杀掳掠。村民当时躲进了洞中,日军便放火烧村,佯装撤走。这时,躲在岩内的一些青年急于救火,冒险下山。日军发现了这个洞有人躲藏后,立即包围上去,封锁洞口。一名日军在下山时失足摔死。山下的日军闻讯后,蜂拥而上。为了报复,日军点燃洞口农民存放的谷米和木箱,使浓烟漫向岩内。第二天,日军见还有人从岩内逃出来,又到村中抢来大批干辣椒,并用衣服包裹毒气瓶加火熏烧,结果使岩内避难村民惨遭熏死。

连夜出洞寻父 侥幸死里逃生.在这场劫难中,只有少数人死里逃生,张皆旺就是其中的一位。据张皆旺回忆,当年他只有11岁,原本住在桂林市区,在国民政府强制疏散后,他随父母从现在的市区下关到郊外的岭头村的亲戚家躲避。当他们一家刚到岭头村,日本鬼子也来到了附近,逃命要紧,亲戚带着他们来到岳山黄泥岩躲避。父亲将他们送进洞后,就出去找吃的东西了。他和母亲留在洞里,洞里很黑,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在里面就靠松油照明,由于躲避的人太多,尽管洞厅很大,但还是比较拥挤,好在都是逃难到此,大家十分谦让,有什么事也会互相照应。当时,他和母亲肚子饿了只能抓一把米往嘴里塞,喝几口带进来的水,焦急的等着父亲回来。但过了很久,父亲仍不见回来。为了出去寻找父亲,母亲带着他往洞口外爬。他和母亲爬过了十多米长的陡坡,来到洞口,当时天已黑了。原以为就这样逃离了,但他们很快又失望了,因为洞口站着几个日本鬼子。当时他很害怕,母亲就紧紧拽着他的手,不让他出声。过了好一会,感觉鬼子还是没有发现他们,母亲就拉着他,趁着黑夜的掩护,慢慢地从洞口爬出,悄悄往洞外挪。也不知道爬了多久,当爬到一个石缝的时候,再也爬不动了,母亲就靠着石壁,抱着他,在石缝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就发现,自己藏身的石缝离黄泥岩洞口还不到200米。当时,日本鬼子正在洞外点火,整个洞口浓烟滚滚,鬼子还用村民的风车往洞里面灌烟。据后来得知,张皆旺和母亲是当时少数几个进入黄泥岩避难而没有遇难的群众。

日军在桂林制造多起施放毒气惨案。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仅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的《广西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显示,日本侵略军两次入侵广西,对广西人民实行惨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给广西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广西遭受了空前的浩劫。该报告显示,日军在桂林制造多起施放毒气惨案:

1944年10月29日,日军第13师团一部用毒气加火熏烧桂林市东郊柘木镇王家村黄泥岩洞内避难的平民,造成平民中毒窒息死亡137人。

1944年11月7日晨,日军第40师团步兵第234联队攻占七星岩顶端,随后封锁了洞窟入口,并向洞内投放毒气弹,守军第391团及在洞内的野战医院人员和伤兵及居民800余人中毒死亡。

1944年11月7日,桂林城东郊申山岩洞口附近中日军队发生激烈战斗,日军用窒息性毒气、煤气及火焰放射器向岩洞攻击,申山守兵伤亡殆尽,估计中国军队因毒气伤亡60余人。

1944年11月16日,日军用毒气和烟熏桂林市雁山镇五塘村委洞上村大吉岩,造成洞内208名避难的村民死亡;后为牢记日军暴行,改大吉岩为血泪岩。

1944年11月,日军用毒气和烟熏桂林市柘木镇穿山村龙爪支岩,洞内30多名村民死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