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消息,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如今顶着世界排球第一人的头衔,收入数千万,不过由于国内排球市场的整体萎靡,大部分排球运动员的收入极低,少的甚至月入2000元,贫富差距极为悬殊。
朱婷
据朱婷家乡媒体河南《大河报》透露,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瓦基弗银行给朱婷开出135万欧元年薪,加上她1年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所带来的收入,朱婷的年收入大约2000万元。
而对于国内大部分排球运动员来说收入主要由基础工资、地方补助、国家津贴、奖金、赞助商奖金这五个部分组成。试用期没有工资,只有训练补助,正式队员才有工资,国内队伍中,可以拿1500至6000元不等的工资,大部分女排运动员的基础工资在3000元左右。
国内联赛工资最高的是11冠王天津女排,今年联赛,天津队队员的月收入基本都在1万元以上,冠绝排超。这当然与天津当地对于排球的扶持力度,赞助商支持,球迷基础有着直接关系。
而相对资金状况欠佳的球队,大部分队员月收入在4000元到5000元,如果球队没有赞助商,月入2000元左右很正常。
即使是有赞助的球队,也可能会拖欠训练费,甚至干脆就不给。一位国内教练吐槽,“我们每次开会都问队员要成绩,可是赢了球我们能给队员什么呢?一个月2000多块钱的工资,一身伤病,未来的保障也没有定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可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
收入低怎么办呢?一些技术水平还不错的运动员都跳槽,首选是国外球队,转会去广东恒大、天津、北汽女排等收入较高的球队。而留不住人,实力削弱,成绩只会更糟糕,恶性循环,也会影响到该项运动的萎缩。
女排尚且如此,男排更是不堪。曾经的联赛亚军球队河南男排,已经多年没有赞助,训练费迟迟不发,教练队员只能靠着微博收入度日,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