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佛教你会想到什么?祈福,超度?的确,这两个词确实成了很多人对佛教的初印象。很多人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待祈福与超度,其实这种侥幸心理并不正确。祈福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懂,这里就不做赘述。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超度”,以及超度中的“堕胎婴灵超度”!
■ 生命的四个阶段
○ 超度的对象
佛教将有情的生死分为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其中“生有”是指刚出生的那一刻;“死有”是指刚去世的瞬间;“本有”则是指出生后、临终前的时光;“中有”是指去世后,还在等待投胎的那段时期。
而一般意义上的“超度”所指向的对象,便是处于“中阴”阶段的有情。而超度堕胎婴灵所指的则是处于“中阴”阶段被父母堕掉的婴孩。
本来可以顺利降生的婴儿,因为父母无情的扼杀,导致无法出生,一直处于“中阴”阶段,肯定会对父母产生无限的仇恨和怨气,这时堕胎婴灵就成为需要被超度的对象。
■ “中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中阴阶段,神识脱离肉身,此时的众生对外界的感知,如视力、听力因为摆脱了肉身的限制而获得了超越平时七倍的觉知,也获得了非凡的神通:移形换影、读取人心、穿墙走壁......
但这份神通与超凡觉知却并不值得羡慕,因为在中阴期间,往昔的业力会一股脑出现,形成山崩海啸、焚风肆虐的炸裂幻想......
而婴灵有着比鬼魂更大的怨力,本身的怨气也会因日渐成长而不断增加,这时候灵敏的觉知便会带来痛苦而长久的折磨,长此以往婴灵的痛苦不言而喻。
■ “超度堕胎婴灵”有用吗?
○ 指引善道的导航
身在中阴阶段的婴灵急需父母的帮助,让他们可以脱离苦海,早生极乐,可如何做到呢?超度,而这便是在世之人能帮助已堕胎婴灵的地方,也是“超度”法门的可贵之处。
如前所述,被堕胎的婴灵有着感知人心的能力,这让他们能清晰地知晓他人对自己的情感。
如果父母对自己心存愤懑、不满等负面情绪,便更生起嗔恨从而更加怨恨父母;相反,如果父母至诚为其超度,则能使其早闻佛法,超度托生。
此外,正所谓福祸相依,灵敏的觉知让婴灵逐渐在不可名状的可怖幻想中陷入谵妄、丧失理智,但此时,若有父母能为其诵经、拜忏、念佛、超度,这庄严的梵唱就成了他理智的锚点,能给极度混乱的中阴身以良性引导,并增加福报,改善投胎的待遇。
■ 超度,对已经投生的人还有效吗?
○ 一经超度,皆可获益
超度的意思是“超越生死,共渡涅槃彼岸”,其对象不止亡灵,还包括生者。
六道如旅舍,其中的不同生命形态就像所穿的外衣,而旅店的客人、外衣的主人就是不变的心识,超度就是把礼物寄给主人,因此不论身处六道中的哪个道,一经超度都能获益。
对于已经投生的婴灵而言,超度虽然已无法改变他在六道的去向,但还能改善他在当下的生活环境。
如生在天道、修罗道,则能消减修罗战争、五衰三灾的苦难,如生在人道,则能消减八苦诸难;如生在畜生道,则可令其饮食富足、免受屠刀、奴役,甚至被授皈依、放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