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并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六大方法

一、牢记并收藏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发展本土视野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

1、确立新理念,将残疾人社会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多元治理机制下新型残疾人社会工作。

2、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网格化的服务模式。

3、加强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友善”的残疾人价值观,“友善残疾”文化

构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1、1988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实施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六个”五年工作规划。

2、2008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3、201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指导意见》

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1、教育康复

(1)对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康复

一是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二是针对不同残疾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训练;

(2)针对残疾父母或监护人、家属等工作

(3)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各类爱心人士的工作

2、职业康复

(1)主要内容:残疾人身体、心理和职业能力状况;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适应性培训、心理功能的调整及正规职业培训;引导从事适当职业;提供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就业后跟踪服务。

(2)康复流程

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3、社区康复

(1)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三级预防是指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

(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

(3)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个案管理者、连接资源者、服务提供者等多种角色。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个案工作

1、残疾人需求评估的特殊性

(1)理解并评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内心感知

(2)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误解

2、残疾人专业关系建立的特殊性

(1)信任是专业关系的基础

(2)专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3、个案管理的主要步骤

建立关系、评估阶段、制订服务方案、获得整合性的资源、整合实施、结束阶段。

社区康复方法

1、社区康复背景文化

2、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利条件

3、开展社区康复的原则与内容

(1)原则

社会化的工作原则;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势利导、康复对象及其家庭基金参与的原则。

(2)内容

开展残疾的预防;开展康复评定;开展全面康复服务。

社会康复方法

含义: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职业康复方法

1、咨询:在接案后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和与就业相关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帮助残疾人解决职业中出现的问题。

2、评估:评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

3、培训:就业培训和上岗培训。

4、就业指导: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劳动市场、就业方向等信息以及具体就业指导意见和建议。

教育康复方法

1、特殊教育

2、如何配合特殊教育工作

(1)对残疾人

(2)对残疾儿童父母、家属。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

(3)社会工作者在残疾儿童和家属的同时,还要促进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并使各种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

1、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资源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各类志愿者服务。

2、残疾人就业场所:福利企业和庇护工场

二、现在开始做

1、社会工作者小刘在为脑瘫儿童小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整合了教育、护理、康复等不同专业的服务与资源回应了小强的多重需要,增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小刘所运用的方法属于( )

A、社区康复

B、个案管理

C、教育康复

D、需求评估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残疾人个案管理服务是专门提供给那些正处于多种问题且需要多种专业助人者的服务对象的、一种既分工又合作的协同服务。残疾服务对象可能会有一系列的服务需求,包含医疗护理、个人护理、交通困境解决、教育培训、职业恢复、日常娱乐、住房改造、营养支持等,这些服务是一个整体,个案管理的方法就是将整体服务中的各部分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持续服务的协调性的服务过程。

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农村开展残障人士社区康复工作。下列做法中,体现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化原则的是( )。

A、协助家庭成员参与康复服务

B、就近就地开展家庭康复服务

C、利用本地资源制作简易实用的康复工具

D、推动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对康复工作的支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区康复工作的社会化原则是通过社区康复,残疾人不仅要实现身体功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应实现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这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多组织、多种人员共同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康复机构资源中心的力量和各种社区资源,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疲人及其他康复对象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社区康复工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