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作为中国历史上没有正史资料记载的王朝,很长时间以来,都给人以神秘陌生的印象。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于西夏王朝的探索和揭秘。
七百多年前。 西北大地有一个与宋、辽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由于它所在的位置在宋、辽两国的西边,历史上被称为西夏。
西夏王国是如何建立和消失的?
在十一世纪初期,有一个叫拓跋继迁的党项人建立了一个游牧民族部落。 到了唐代,为了便于管理,也是笼络人心,唐朝皇帝赐拓跋氏为李姓。这是封建王朝惯用的一种手段。 于是,拓跋继迁非常荣幸的变成了李继迁。 李继迁也成为了西夏的始祖。
一直到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这个时候党项人已经在这个地方经营了三代了。虽然是刚建国,但是实力确实很强大。所以当时宋朝是反对的,派兵攻打。结果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之后这个局面为了差不多两百年。史称“宋代三国”。
然而就是这样辉煌的一个文明国度在蒙古铁骑的践踏之下却灰飞烟灭,想想看谁又能连抵挡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铁骑呢?
1227年,西夏,成吉思汗用一场大火湮没他短短的一百多年的灿烂文明,就这样从历史当中消失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中国自古有记载历史的传统,下个王朝无论如何都会为上个王朝记传,但是唯独西夏王朝神秘的消失了,泱泱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的任何史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夏没有任何史册记载呢?
第一:外部原因,宋、辽、金以及后来的元朝将其定位为自身政权的藩属地。
第二:内部原因,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占据着宁夏和河西走廊一带,境内多为草原和沙漠,适宜耕种的土地极少,大量的生活物品需要依靠宋朝的支持。正是基于这样文化缺乏和经济的受到束缚才导致了西夏文化封闭。
第三:客观原因,西夏作为一个国家在元朝攻灭西夏的过程中,由于成吉思汗在攻取西夏战役中受伤而死,导致了蒙古族人对于西夏人的仇恨,而在西夏末代皇帝出城投降之后西夏依旧对于兴庆府实施了屠城政策,并焚烧了兴庆府。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西夏有关资料的散落和失踪。
关于西夏国的历史文明似乎被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刻意的给抹除了。
一直到了清朝,1804年,一个叫张澍(shu)的年轻人第一次扣响了隐秘的历史之门。
张澍是如何发现这段被尘封500多年的历史?
一个清朝24岁即考中进士的年轻人第一次轻轻的揭开了这段消失文明的神秘面纱,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就是张澍。是他在凉州的清应寺让西夏文明被首次发现,依据仅仅只有6个字,揭秘神秘消失的西夏国。
张澍在清应寺当中看到了一个极为怪异的凉亭,这个凉亭四周被青砖全面砌封,寺庙里面的住持和僧人也说不清楚凉亭的缘由,他让主持打开砖墙,在凉亭当中张澍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在当中屹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这块石碑一面是汉字,一面是却刻满了一种很像汉字的方正字。
张澍翻阅所有的古籍都没能认出到底是什么字,他从另一面的汉字了解到这块石碑是为了纪念护国寺而立的石碑,这也是这块石碑的唯一线索。张澍发现石碑题款处有这样一个纪年
“天佑民安五年”
这短短的六个字中天佑民安应该是一个年号,在史书当中所有的皇帝的年号都和这个天佑民安不对应,他在翻阅《宋史》的时候,发现了一段记载
“天佑民安元年六月,夏与宋约定绥州附近国界”,
夏和宋辽是同一时期的三个国家,天佑民安正式西夏国第四位皇帝的年号,石碑反面的神秘文字正式西夏文明的传承,西夏文字,这段消失的文明也就此第一次被世人给翻了出来。
这块石碑就是被称作“天下绝碑”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即“西夏碑”),
西夏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首呈半圆形,两面刻字。正面是西夏文,碑首篆字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背面为汉字,碑首篆书题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题名两侧各有线刻伎乐菩萨,作翩翩起舞状,碑文四周以线刻卷草纹装饰。
从此,一扇认识西夏文字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王朝浮出了水面。
“西夏碑”的发现,不仅为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民族宗教、官制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已经死亡了的西夏文字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对于西夏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总结:现在西夏文仍没有被世人所认识,那么石碑的背面到底记载了怎样的记录,但是历史从来不曾湮没,只是还没碰到属于它的那个有缘人,也许我们也会有机会,就像张澍一样,发现一支古老的民族,或者消失的文明,抑或是人类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