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华轩
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混乱程度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吵架,一会儿直奉联合打皖系,一会儿奉皖联合打直系,今天还是好好的哥们,后天就成了兵戎相见的敌人。
1920年7月的直皖战争,直系获胜,皖系溃败,段祺瑞只得通电辞职。歇菜的段祺瑞,去了天津闲居。直、奉两军的先头部队,开进北京,分别接收了南、北苑营房。直系的两位头领曹锟和吴佩孚,神采飞扬、趾高气扬,下令通缉皖系的徐树铮等几个主要将领。徐树铮像一只老鼠一样躲过曹锟吴佩孚的通缉,逃出北京潜往南方,一方面躲避风险,一方面酝酿和组织反直行动。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徐树铮。
徐树铮,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
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是段祺瑞的铁哥们。
逃离北京的徐树铮,先是在福建联合国民党许崇智进行了驱逐李厚基的战争,又在上海帮助卢永祥战胜了直系齐燮元。
4年后,在1924年9月的第二次直奉交战中,直系被打败,窝在天津的段祺瑞又出来任职,担任了临时执政(相当于总统总理一肩挑),时在香港的徐树铮对于段祺瑞的东山再起持异议,认为段祺瑞重新上台的时机不好,势必受冯玉祥和张作霖挟持。出于这番考虑,徐树铮决定去欧美考察政治制度,同时寻求列强对段祺瑞的了解和支持,你瞧瞧,这铁哥们对段祺瑞够意思吧。上台后的段祺瑞,考虑到以徐树铮张扬的个性,与张作霖、冯玉祥绝难相处,并且,1918年徐树铮还曾在天津下令枪杀了冯玉祥夫人的舅舅陆建章,出于对徐树铮的安全考虑,没有给徐树铮在临时政府中安排职位,只是在1925年1月4日任命正在法国进行考察的徐树铮为"考察欧美及日本政治特使",拨给一定的经费,准备等他归来之后,再择适当时机授以要职。
徐树铮历时近一年,先后访问了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德国、苏联、波兰、捷克、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十二国,围绕着这些国家不同的政治体制的运转情况,深入地研究了各国的政治特点和操作利弊。每到一处,徐树铮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特使嘛,就是代表国家元首,先后会晤了法国总统杜美格、总理班乐卫,英国首相鲍尔温,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苏共总书记斯大林、红军总司令伏龙芝、经济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比利时国王,荷兰女皇威尔敏娜,美国总统柯立芝,日本天皇等等。天性爱显摆的徐树铮受到这么多大人物的接待,飘飘然起来。 徐树铮回国从上海登陆,抵达上海时,受到各界人士的隆重欢迎,国内很多报章争相报道徐树铮访问欧美成果,对于徐树铮的称赞,似乎又回到了1919年徐树铮收复外蒙古时的状况。在北京的段祺瑞关注着这一切,预感到情况有点不妙,针对徐树铮的危险,也许正悄悄而至,他密电叮嘱徐树铮暂时不要来北京。
意气风发的徐树铮,正在兴头上,与孙传芳相偕去南通拜访了张謇,随后,不顾段祺瑞的劝阻,决定登船北上,向段祺瑞汇报欧美考察的情况。
12月27日,徐树铮到达了北京。段祺瑞见他回来了,为他捏了一把汗,没办法,按程序办吧,特地安排了特使觐见。
12月29日,在段祺瑞的坚持下,徐树铮只好离开北京,在北京只待了2天。临行之前,徐树铮收到了段祺瑞派亲兵送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就是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八个字:"树铮不可行行必死。"看来段祺瑞得到了确切的密报,有人已经对徐树铮磨刀霍霍了。
自负的徐树铮根本不理会,临上火车时,送行的人成群结队,在火车他上又大肆张扬,大大的暴露了行踪。京畿警备司令兼京师警察总监鹿钟麟得知消息后,立即电话张家口的冯玉祥请示处置办法,在此之前鹿钟麟曾接到冯玉祥暗杀徐树铮的相关密电。冯玉祥在电话中答复:"处置徐树铮的办法,就是逮捕枪决!"命令鹿钟麟转达驻守廊坊的国民军第五师师长兼前敌总指军张之江立即执行。29日午夜时分,徐树铮乘坐的列车在廊坊车站被扣,徐树铮及随员被强行请下火车,不由分说,当场将徐树铮就地枪决。
没有证据表明冯玉祥为什么要杀死徐树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冯玉祥不完全是为报私仇,有人猜测冯玉祥杀死徐树铮的用意,在于斩断徐树铮与欧美各国的联系,以防止徐树铮联系国外势力对段祺瑞形成支持。另有一种具体的说法是,徐树铮赴欧美考察,曾与法、意等国订有军火协议,回国后图谋建立奉直皖同盟(好家伙,前几年刚打完了直奉交战,直皖交战),拥戴段祺瑞为总理,还与东南军阀孙传芳有某种联盟关系,这些,都直接对冯玉祥构成威胁,甚至对时局的发展产生某种影响。当然,就冯玉祥和徐树铮的私人恩怨来说,两人在诸多事情上也有很深的矛盾和冲突,徐树铮任陆军部次长时,冯玉祥因不服调动,徐树铮曾下令撤去他十六混成旅旅长的职务,把冯玉祥弄了个灰头土脸;南北战争时,由于冯玉祥作战不力,徐树铮又一次将他撤职查办,好嘛,不光撤职,还查办,追究责任。
冯玉祥在下令杀死徐树铮之后,曾派人将舅丈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召来,让他充当了一个"代父报仇"的角色。第二天,各报登出徐树铮被杀新闻,除介绍刺客是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之外,还刊登了冯玉祥拍发给段祺瑞的电报,声称"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途为匪人劫害,死状甚惨,请政府优予褒恤",倒戈将军真是有一套,杀了人还有说词,佩服佩服。
得知徐树铮死讯后,段祺瑞放声大哭。他何尝不知道真正黑手呢!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将苦果咽进肚子,哪一个搞政治的不曾打碎牙齿往肚里吞呢?段祺瑞这个军人出身、一生强势的政客,到了此时,只能哀叹自己的江河日下。痛哭之余,段祺瑞买了一口极高档的楠木棺材,将徐树铮尸首盛殓,又亲自为徐树铮撰写祭文。
在祭文中,段祺瑞详细回顾了和徐树铮的交往——1901年,二十二岁的徐树铮在济南投奔山东巡抚袁世凯,袁世凯让手下官员接待这位年轻人,因话不投机,没有录用,徐树铮回到投宿的客店。时任武卫右军炮队统带兼随营武备学堂总办的段祺瑞恰好路过此处,见一少年正在客店厅堂中写楹联,大冬天只穿一件夹袍,却气宇轩昂毫无寒酸气象,字也写得苍劲有力。于是两人坐谈,非常投机,相见恨晚,段祺瑞随即让徐树铮跟随自己左右。1905年,段祺瑞出资送徐树铮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五年之后,三十一岁的徐树铮回国,在段祺瑞手下任军事参谋。
徐树铮追悼会是在北京举行的,悼念厅里最受人注目的挽联,是前任总统徐世昌所送:"道路传闻遭兵劫,每谓时艰惜将才。"当年陆建章为徐树铮所杀时,徐世昌送的也是这副挽联,以被杀者之联送杀人者,似乎有意为之,寓意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确,乱世之中,生命如草芥,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徐树铮的被杀让段祺瑞心灰意冷。江山代有才人出,老一辈的枭雄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虚弱和无力了。这个时候,段祺瑞原先培植的皖系势力已分崩瓦解自顾不暇。张作霖、冯玉祥在找到各自的后台后,更加拥兵自重肆无忌惮。并且,随着张作霖和冯玉祥对于诸事的干涉,老资格的段祺瑞越来越无奈地退化成傀儡。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段祺瑞不得不承认,当年不可一世的北洋军已真正式微了,曾经的辉煌,已仿佛远古的神话。
1926年4月。一代枭雄段祺瑞觉得大势已去,匆匆告别北京——自1912年后,叱咤民国政坛十多年的段祺瑞终于黯然下野,这是他"三起三落"的最后一次离开。这一次下野,比前两次更为落寞和匆忙。
坐在开往天津的列车上,段祺瑞面无表情,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列车开出北京一小时后,段祺瑞终于开口了:"车过廊坊停留多久?"随从这才明白,老爷子是想起数月前徐树铮在廊坊被刺的事了。火车到达廊坊车站后,段祺瑞让人打开了车窗,怔怔看着站台达十来分钟。待回过头来,人们看到六十一岁的段祺瑞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