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精准医学神秘面纱—— 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精准”何以一马当先

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预防之间的研究是一个互动转化的闭环。要真正打通精准医学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民健康,需要多种技术手段共同开发利用,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医疗卫生部门等多个系统破除门槛、共同配合。

医疗日渐精准的今时今日,大健康产业备受关注。作为全球生物医药科技的前沿领域,精准医学代表未来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今天,由上海市卫健委、解放日报社、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43届解放健康讲坛,讲坛以“创新·应用——精准医学与全民健康”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郭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医学科主任缪长虹教授,共同揭开精准医学的神秘面纱。

精准诊治,跨越肿瘤难早诊这道“坎”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教授带来一组触目惊心数据:2018年全球共有1810万新增癌症患者,其中960万人死于癌症。《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列出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为癌症、每分钟就有7.5人被诊断为癌症,60岁以下人群肝癌仍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

我国肿瘤防控面临严峻挑战,作为最前沿的精准诊治理念,在肿瘤防治领域相当热门。王红阳介绍,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15%的肿瘤患者确实从大规模基因测序中获益,找到了相应药物;另有10%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药物,有望找到匹配药物。王红阳认为,不该强调按器官来进行肿瘤治疗和分类,根据细胞肿瘤学来开展多组学研究,确定不同分子亚型,可帮助更多患者找到适应的抗肿瘤药物。

新型的肿瘤诊断方法,还需动态监测技术。王红阳表示,包括无创实时动态监测法、抗体监测法等,都会对肿瘤现阶段进行临床标记,以此推动医生选择、调整药品。以棘手的肝癌为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70%以上患者是中晚期患者,邻国日本住院患者中70%以上是早期患者。早期诊断,成为我国肝癌防治的一道坎。通过大量研究实践,王红阳率领团队找到GPC3这一肝癌早期标志物,并自主研发我国首个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研发的试剂盒,其临床有效性优于国外已上市的同类GPC3产品,特异性更强,细胞定位更准确。如此精准诊断,可用于肝癌的病理诊断与分型(尤其是肝脏肿瘤疑难病例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临床及时开展肝脏肿瘤恶性病例个性化治疗、避免良性病例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时至今日,已有无数病家因这一发现获得精准诊断, 实现了及早干预。至今年11月,王红阳教授领衔团队的研究,已入组4100例肝硬化患者,通过最精细、最先进技术,筛选出30例早期肝癌,快速简单的早期预警筛查,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精准检验,为个体化处方带来全新突破

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与精准检测技术齐头并进。郭玮说,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使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日渐完整。在精准诊断中,检验医学可谓是“先行者”。精准诊断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精准检验。中山医院检验科于去年荣膺上海市市长质量奖,在推动精准检验的过程中,中山医院也同样是“领头羊”。郭玮介绍,质谱技术可以说精准检验的一大突破,临床上许多生物标志物存在于人体血液中,浓度如何准确检测?常规的免疫方法显得无能为力,此时质谱技术的“闪亮登场”将问题迎刃而解。

郭玮解释,质谱技术的强大在于二维分离,普通的生化检验只有一维选择,质谱却不同,通过色谱不同的物质,可先进性分离纯化,再将物质进入质谱,质谱根据物质的质和比不同,进行物质结构解析,简言之,就是比常规的生化免疫方法具有更强特异性。在中山医院检验科,质谱技术已引入近十年,至今开展47项项目,为临床精准诊断立下“汗马功劳”。以肾上腺病变为例,这是一组疾病,表现是影像学上看到的肾上腺肿大,疾病可能有不同类型,是否需要手术,还是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精准检验后的的精准诊断,可以帮助医生遴选出最佳治疗模式。

而今检验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也有突出表现。郭玮在讲坛上表示,检验数据的优化可以提升质量、加快检测效率。以心血管病为例,临床最常见的是通过血脂来判断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完整。中山医院检验科以“2016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作为依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立自己的评估方式。临床医生在为患者开具血脂检查时,评估心血管风险只要打钩检验科抓取的综合报告单,便可获取更精准信息。这一报告单内有患者临床基本信息、风险评估、个体目标值、以及健康处方。“这样的方式为每名患者提供了个体化健康建议,比如如何控制饮食、怎样调整生活方式、怎样服药等,真正实现了精准治疗。”

精准麻醉,“弯道超车”助患者实现更佳疗效

自1842年麻醉学科成立至今,学科发展170年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年中国麻醉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仍有66.2%的群众认为,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就离开”。缪长虹开门见山说道,现代麻醉讲求“精准”二字,麻醉犹如飞行,麻醉诱导是起飞、术中是飞行、麻醉苏醒就是降落,这“三步骤”均需要精准控制。精准的麻醉控制涵盖多个要素:意识、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内环境、麻醉药物体内浓度……有了精准麻醉的保驾护航,临床医生有机会创造一个个生命奇迹。

在缪长虹看来,老龄化社会随之带来的麻醉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从肿瘤医院临床来看,高龄患者手术量正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2415例,增至2019年的3650例。巨大肿瘤、气道困难、扩张性心脏病等,疾病复杂程度之高,为麻醉带来无限挑战。针对肿瘤患者的麻醉,精准不是根本目标,安全舒适的术后快速康复,才是更高的追求。精准麻醉甚至可以提升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缪长虹在讲坛中谈及,优化围手术期精准麻醉策略,可以精准保护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改善中远期疗效,减少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

临床成功的实践已证明一切:十年前,缪长虹带领团队关注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接受新麻醉技术的患者,从术后首日至术后七日,免疫功能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就在去年,由缪长虹教授领衔的多中心研究,着手“建立围手术期保护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的麻醉和镇痛方法”课题,并荣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创新提出了麻醉药物选择策略、揭示了手术创伤抑制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新机制,同时提出患者围手术期禁食策略,国际同行对相关研究评议,“这一新发现所带来的临床改变,可能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精准麻醉整体技术已推广超过四年,并在全国26家三级医院落地生根。

圆桌论坛环节,产业专家们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各抒己见。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副总经理秦晓瑞、和瑞基因CEO周珺、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肺癌治疗领域助理副总裁朱家康、云检医学集团副总裁段少雷、复诺健首席医学官赵荣华博士、希美安外科医疗器械总经理付晓阳六位业界大咖共同参与,分别从技术发展、商业模式、落地应用、审批政策等角度展开了热烈探讨。嘉宾们表示,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预防之间的研究是一个互动转化的闭环。要真正打通精准医学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民健康,需要多种技术手段共同开发利用,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医疗卫生部门等多个系统破除门槛、共同配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