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在清朝是身份的专属,自称奴才更是一种特权

这个问题本身不够严谨,因为在清朝,自称“奴才”是一种身份象征,不是所有清朝的大臣都能自称奴才。不知道大家在看《宰相刘罗锅》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和珅在参见皇上的时候总是说奴才如何如何,而刘墉在参见皇上的时候却说臣如何如何。那么同是一个朝代并且同朝为官而且两人官职相等的情况下为何一个自称臣而另一个要自称奴才?

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清朝的制度说起。

清朝的满洲人(旧称女真)创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使满人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以和亿万汉族人中有效的统治下去,清朝的统治者便运用了一些“法术”,这其中就包括包衣奴制度。

一、什么是包衣奴

包衣奴原是满洲话包衣阿哈的音译,包衣是家的意思,而啊哈则是奴才的意思,所以包衣阿哈翻译成汉语就是家奴的意思。包衣奴制度原本是满族社会中的一种奴隶制度,成为包衣奴的人其后代将世世代代成为包衣奴,即便是做了很高的高官,在面对主子的时候也要下跪磕头称奴称仆。比如曹雪芹他们家就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

在满洲未统一之前,由于各部落之间处于连年征战的状态,而被俘虏的人便成为了本部落的奴隶,起初包衣奴只存在满洲各部族内部。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则包衣奴在数量和族群上有所增加和扩散,不但包括满洲人还包括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称为包衣奴的人在人身自由上是完全被限制的,他们不但要照顾主人的饮食起居还要为主人从事农作渔猎等工作。

后来努尔哈赤建立了满洲八旗制度,则在此基础上将包衣奴与八旗相结合,使包衣奴只存在八旗之中,其中上三旗的包衣由内务府管辖,服侍皇室;下五旗的包衣分属下五旗的王公贵族。

二、清朝建立后为什么依然保留包衣奴

清朝入关并统一了全国之后,将八旗制度和包衣奴制度也一并带进了中原大地。包衣奴虽然属于满洲部族中的下等人,但是由于入关后的清朝统治阶层主要以满人为主,所以包衣奴在地位上自然就高人一等,而且满洲统治者在统治初期并不信任中原的汉族,而这种从属关系的包衣奴才就成了为清朝统治这服务的最合适的媒介群体。

由于明朝后期大量信任宦官,并使其掌管明朝廷的一些重要岗位,从而导致朝野上下不能同心同德,民间百姓怨声载道流民四起,最终导致明朝廷威严扫地直至覆灭。清朝统治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承袭明朝的一些列制度的同时也改革了宦官机构,将原本从属于宦官管辖的二十四衙门替换成内务府,并将管理内务府的人交有包衣奴管理。

清朝前期经过一些列的制度调整和人事安排,最终得以使满族统治者获得了中原氏族和百姓的认可,并最终获得了正统的地位,这其中包衣奴制度功不可没。

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包衣奴并自称奴才的

以我们汉族人的观念,奴才是一个表示讽刺意味的词,我们总是用狗奴才等词语表示那些为虎作伥狗仗人势植被,所以自称奴才更是万万不可的了。但是在清朝时候,皇帝和满族官员的对于奴才这个词的看法和我们现在人可大不相同。

在清代,自称奴才是满族官员的特许自称,上至亲王下至宫女,只要是满族近臣都必须称奴才,而汉族官员是万不可自称奴才的,只能称臣。由此可以看出在清朝奴才并不是一个地位很低下的称谓,相反奴才这个词要比臣的地位高。

据记载,乾隆时期发生了一场舞弊案件,负责审查的两位官员一位是满人一位是汉人,在想皇帝提交审查报告时,满人官员的署名写着奴才某某,汉族官员应该写着臣某某,但是因为本次负责审查的正职官员是那位满人官员,所以这位汉官也跟着将署名写位奴才某某,乾隆看到这份报告时当场震怒,认为这位官员是借着满人往上爬,所以下令以后只要是满汉官员一起办案,则署名一律称臣,在乾隆眼里,宁愿将满人降等也不愿意汉人攀附。在清朝,类似奴才和臣的署名的称谓而受到处罚的汉族官员不在少数。

换言之,清朝通过包衣奴制度和奴才这个称谓凝聚了大批满族人,同时也时刻警醒着统治者满族人的统治地位不可动摇,只有满族人才是自己人。

而其他王朝大部分都是汉族王朝,并没有自己人和外人之分,而且皇帝也需要这些熟读孔孟之学的士人帮助他来治理天下,所在人格方面相对比较尊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