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枪的小导杆,真的是一个垃圾设计吗?

小导杆是95式步枪的一大独有特点,被朵英贤院士称为弹性引导,是95式步枪的得意之处。然而在高速摄影中,小导杆的表现“似乎”并不好。

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这样的。

在不久前,国外著名枪械节目——Forgetten Weapons评测国产97式步枪,对步枪的结构设计、分解结合做了讲解,对枪械的实际感受做出了评价。不过最为珍惜的是,视频中难得地出现了97式步枪射击时的高速摄影,但这也迅速引起了巨大争议。

我们知道,97式/95式步枪的自动机引导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固定在枪管上的小导杆,后半段则是机匣。其中,小导杆是95式步枪的一大独有特点,被朵英贤院士称为弹性引导,是95式步枪的得意之处。

然而在高速摄影中,小导杆的表现似乎并不好。作为引导部件,小导杆本身像做广播体操一样摆来摆去,自动机也是“一蹦一跳”的。自动机的稳定性关乎枪械的精度,95式的自动机“跳”成这样,那精度怎么可能会好?好多小伙伴发私信给老王,说95式的小导杆也太坑了吧,这软绵绵的东西有个P的引导左右啊?

△ 高速摄影的下95/97式 ,第一张图片里明显能看到导杆

其实,大家还真误会了这个小导杆。

我们都知道,枪械的枪机组/自动机天然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灵活和稳定之间的矛盾。当枪械的自动机和机匣之间间隙较大、比较松散时,自动机就像在4车道马路上开车,运动是非常灵活的。灵活的的自动机对可靠性有好处,较大的配合间隙能够容得下、或者排得出污垢,也有利于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 AK47就是典型的松配合、大间隙自动机

当自动机和机匣配合紧密时,自动机就像火车,配合比较稳定。枪械要执行很多动作,比如闭锁、进弹这几个动作,本身需要较高的一致性、需要自动机稳定。稳定的自动机往往精度较好,但灵活性并不理想,藏污纳垢的能力较低,同时对加工要求较高。

显然,灵活和稳定之间是有矛盾的,两者就像鱼和熊掌,很难得兼。AK步枪的自动机和机匣、活塞筒配合间隙比较大,自动机运动非常灵活,但稳定性不足,GLOCK手枪也是如此。CZ75手枪的套筒和握把配合紧密,但灵活性就有欠缺。

△ GLOCK也是很“松”的枪,你甚至能明显看出套筒和握把之间的间隙

那么,如何解决灵活和稳定之间的矛盾呢?

答案是找时机,利用动作执行的时间差。枪械自动机在后坐、复进的过程中,有很多自动动作,比如开锁、抽壳、抛壳、后坐到位、推弹、进弹、闭锁。其中,要求稳定的,是闭锁、进弹这几个动作动作,而其他几个动作对稳定性要求不高,闭锁到位时还应该尽量的灵活。

显然,要求稳定的闭锁、进弹动作,发生在自动机即将复进到位时。说白了,在后坐、复进过程中,自动机“走远了”,对稳定性要求低、对灵活要求高,“走近了”,对稳定要求高,对灵活要求低。

△ 套在小导杆上的95式枪机框

小导杆的特性完美符合“远松近稳”的定律。作为一个悬臂,小导杆远处挠度大、近处挠度小,离悬臂点越远的地方,小导杆的弯曲变形程度越大,离悬臂点越近的地方,弯曲变形的程度越小。

在开锁、抽壳等过程中,自动机完整的套在小导杆上,小导杆的根部(接近悬臂点的位置)引导,自动机较为稳定。当自动机继续后坐,开始抛壳时,自动机套住小导杆的长度降低,小导杆的引导开始下降,自动机开始“释放自我”,蹦蹦跳跳。当自动机运动到最后方,即将后坐到位发生撞击时,自动机套在小导杆最浅,引导性最低,灵活性最高。

尤其是95式步枪采用了杠杆式缓冲器,缓冲器杠杆回转中心布置在自动机下方。而不是国外的圆柱形缓冲器,并布置在自动机正后方。

△ 再看下高速摄影,注意枪机框后坐到位的明显上抬

圆柱形缓冲器的优点是撞击对心,受力情况比较好,自动机撞击缓冲器时候是正撞击,不容易产生偏转,但缺点是圆柱形缓冲器必须布置在自动机最后方,占用一定的体积。因此,圆柱形缓冲器要么碍于空间不足,设计的比较小,要么就只能放在枪托中。

95步枪采用了无托布局,没有枪托空间可用。必须采用结构较为紧凑的杠杆式缓冲器,但杠杆式缓冲器的撞击不对心,自动机在撞击时容易偏向一边,就像“单轮刹车”一样,造成自动机偏转。因此,在缓冲瞬间,95步枪的自动机必须非常灵活,才能避免偏转导致的卡滞。

因此,我们都能看到,95式步枪自动机在后坐到位时,明显有一个上跳,小导杆也像面条一样,随之甩动。如果小导杆几乎不变形,那自动机真要彻底卡死了。

换而言之,95式步枪的“面条”小导杆并不是缺陷,而是刻意为之,是一种精心的设计。朵英贤老师说小导杆是弹性引导,实际上是很贴切的——引导部件本身弹性很好,这在世界各国的枪械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且确实很好用。

△ 当年朵老师谈及弹性引导时候,老王也是想了很久才想明白

其实,抛开人机功效、扩展能力这两项,从力学的角度看,95式步枪的结构设计,实际上真的非常精巧,在细节优化上达到了让人满意的程度。朵英贤老师说卡拉什尼科夫学历低,不懂力学,话语之间确实有一种迷之清高,但也确实是事实,95式步枪在力学上的考虑确实很细心、很到位。并不是当年的设计团队自吹自擂,是真的有很多别出心裁的、不一样的设计。

然而,决定枪械最终表现的因素太多。军队对可靠性的苛刻要求、对自动机能量的过度崇拜、薄弱的加工水平,大量有权力、没水平、还特别爱画圈指挥的领导,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枪械的最终表现。尽管有着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但95式步枪的最终表现,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幻想,也没有像当年团队想象的那样,引领未来的潮流。

△ 从95式到95-1式,十几年的时间,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但小导杆却忠实保留了下来,可见它的设计是成功的

随着新式步枪的亮相,95式步枪迎来了继任者。随着95式的渐行渐远,我们能讲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在我看来,95式是这样一款枪:在加工、材料完全技不如人的当年,一群倔强的人,试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绕开加工和材料的短板,试图能够逆流而上、弯道超车。不管这次超车是否成功,勇敢行为背后的那些精巧构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