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龙形玉饰,来自红山文化的记忆

龙的崇拜,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中华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猪作为家畜饲养,是各农业经济氏族共有的特征,猪的数量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猪龙形象石雕玉饰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发现。有人认为它是由猪神化、衍变而来,是神话传说的龙的形象的早期

龙的崇拜,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中华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猪作为家畜饲养,是各农业经济氏族共有的特征,猪的数量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猪龙形象石雕玉饰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发现。有人认为它是由猪神化、衍变而来,是神话传说的龙的形象的早期形式。

猪龙形玉佩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件,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传统龙形玉器。猪首双耳竖起,两眼相对圆睁,眼形经过碾压,线条的起伏衔接宛若天成。吻前伸、口微张、鼻间有阴刻皱纹。龙体卷曲成环状,首尾相接处缺而不断,背部对穿一个供系挂的小孔,孔是用管加砂和水钻成,圆滑而规整。整个猪通体浑圆、厚重、光洁。

在原始人的想象中,至高无上的龙也能够像猪那样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兴旺,把龙头描绘成猪头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猪龙象征了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财富增多和氏族的兴旺。这种玉饰被用来祈求吉祥和护身,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相对佩戴,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的期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