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上的遗珠——美丽昭君村

昭君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镇,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385户,1204人,国土面积15.76平方公里。耕地308.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4.08%。

昭君村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故里,公元前33年,被选入宫的王昭君自愿请行,远赴塞外,胡汉和亲,换来了民族大团结,使汉朝和匈奴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多年。唐杜甫的《咏怀古迹》、宋《太平寰宇记》、《闻见后录》等大量史籍文献和诗词中,都对此地有过描述和记载。历史上众多骚客曾为昭君村赋词,唐白居易更是亲自到访,一时之间令此地风光大增、流芳青史。

昭君村自然风景秀美,村落双溪夹流,青山环抱,修竹拥翠。村前清澈的香溪河水由西向东穿村而过,河水四季常清,清澈见底,纤尘不染。河床上五光十色的鹅卵石,琳琅满目。村后的纱帽山常年云雾环绕,村中柑橘和胭脂柚满山坡,柚子果肉粉红,香甜可口,个大如葫芦。

昭君村文化厚重,村内有娘娘泉、楠木井、梳妆台、鸾凤台等遗址遗迹30余处,镇宅石兽、十八罗汉雕像、汉砖、瓦当、陶器、石刻等文物近百件,《汉书》、《双凤奇缘》等与王昭君相关的史料文学古籍上千套,以董必武、郭沫若为代表撰写的昭君主题诗词歌赋的碑文70余块、名人字画300余幅,昭君别乡、兴山围鼓、地花鼓等民俗特色文艺演出节目20余种,每年举办了昭君艺术节、昭君文化论坛等重要文化活动。昭君村先后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0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社会文化名人前来考察。

昭君村民风淳朴,昭君别乡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村中仍保留着西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劳作方式,婚、丧、嫁、娶原始古朴。村里人人会唱山歌,个个会吹打乐器,兴山围鼓、地花鼓、薅草锣鼓,以及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兴山民歌,原生态的山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昭君村村民也搭上了旅游的顺风车,走上民俗风情旅游表演大舞台,昭君村民幸福的歌声伴随着悠扬的唢呐在昭君村上空荡漾。

昭君村内现建有汉代民俗风情街、光影秀场、昭君纪念馆、昭君宅等人文景观,以西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体现出的和平文化、爱国文化为核心,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和保存完好的古汉自然生态景观,展演昭君故里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的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村作为史书明确记载的王昭君故里,历经2000多年岁月沉淀,昭君村以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资源条件、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关注昭君文化的游客和研究人员,成为当今世界研究昭君历史文化的中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