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安历史始于何时?
考古发现,南安丰州、仑苍、水头、溪美、英都等地有12处新石器时代遗迹,说明了远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南安东、西溪及支流两岸地区劳动、生息、繁衍,也就是说南安从那时开始有了文明历史。1999年8月,考古工作者又在丰州庙下发现了旧石器遗存,此发现把南安的历史推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2、南安建制始于何时?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260年),析侯官县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南安之建制自此而始。
3、南安之名始于何时?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治所在今丰州镇,辖今之厦门、莆田、泉州、漳州一带。南安之名自此始。
4、何时命名"南安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南安郡改为南安县,县治在今丰州,南安县辖地为今泉州市(德化除外)、莆田市、厦门市的大部分及长泰县。
5、南安地名寓何意?
古时福建政局稳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带更为安定。"南疆安定"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历史事实,因而梁天监置南安郡时,即以"南安"为名。
6、先秦及秦汉时南安历史沿革如何?
夏商两代南安地理区划属古扬州之域,西周时为七闽属地;春秋末期为越国属地;战国中期为楚国属地;秦朝时属闽中郡地;西汉时属闽越国地;东汉时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安历史沿革如何?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260年),置东安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隶属晋安郡;南朝梁初(502-519年)置南安郡,下领晋安等三县。
8、什么时候在闽南设"丰州"?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在南安县分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镇,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丰州下辖莆田、南安尤溪三县。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销,所辖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设今福州)。
9、什么时候设"武荣州"?
唐朝初年(684年),析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地设武荣州,州治设在今南安丰州镇。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州治迁往县东南十五里处(今鲤城),下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流四县。
10、晋江、同安、永春、安溪、长泰等五地何时脱离南安而设置?
唐朝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西南四乡置大同场。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西二乡置小溪场。乾符三年(876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后改武胜场、武安场)。上述四场为立县之雏形,仍属南安县管辖。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桃林场为桃源县(938年改为永春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1121年改为安溪县);升武安场为长泰县。
11、五代时南安建制如何?
唐末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潮据泉州,南安属焉。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泉州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九月,王继勋以泉州降南唐,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郡。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清源郡因有场升县增至辖有九县:南安、晋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长泰。
12、宋朝时南安建制如何?
宋乾德二年(964年),隶属由清源郡改为平海郡。太平天国三年(978年),陈洪进占据闽南,乃复为泉州,属威武郡。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属福建路,南安隶焉。
13、元明两朝时南安建制如何?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泉州路总管府,下辖南安等七个县。大德元年(1297年)改福建行省为平海行中书省。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南安仍隶泉州。
14、清朝时南安建制如何?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领有南安等七个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县升为直隶州,辖有德化、大田二县。南安仍与晋江、惠安、同安、安溪等县合为泉州。
15、宋、元、明、清时南安的行政区域设置如何?
据县志记载,宋时南安分为八个乡,下辖三十一个里。八乡即唐安、从政、德教、怀德、金鸡、归墓、唐兴、太平。元朝改"乡里"为"都",全县设46都;明洪武年间,城内设三坊,城外缩为44都(即六、七都合一,九、十二都合一);明万历年间又恢复46都。清朝沿用明制。
16、民国时南安建制如何?
民国元年(1911年),废府设道,南安属南路道(民国3年属厦门道)。民国14年,废道,南安直属福建省。民国23年,福建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南安属第5区;民国36年属第4区。
17、民国时期南安行政区划如何?
民国初期,沿用清朝的乡、里、都的区划。民国17年,实行区乡(镇)制,划为4区45乡(镇)。民国23年划为10区、336保、3379甲。民国 25年划为4区53联保。民国31年实行区乡镇制(设四区)。民国35年,实行县辖乡镇制,设30个乡镇(其中9个镇)。
18、南安解放以来的隶属关系如何?
1949年9月起属福建省第5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至1967年中,公署先后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区专员公署、晋江专区专员公署,南安分别隶属之。1967年中至1985年底,南安分别隶属于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晋江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月以后,南安隶属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
19、新中国建立以来,南安行政区划如何 ?
1949年9月,全县划分11区,辖30乡镇。1950年4月,撤销金门县工委,所属大嶝区划归南安县,增至12区。1951年10月,乡镇细划,增至191个乡镇。1952年8月,调整为19区、207乡镇。1955年10月,全县重划为16区、213乡、6镇。其后尚有多次变动,如撤区并乡;成立人民公社;恢复(后又撤销)区公所。1981年划22个公社、1个镇。1985年辖11镇11乡。1988年辖15镇7乡。1992年辖20镇2乡。1999年,全市共划3街道21镇2乡。
20、新中国成立后,南安版图又有何变动?
1958年,人民公社化期间,丰州招贤点的糖房、潘山、西埔、烧厝、京墉,岐山点的新浦、延陵、坂头、岐山、东边、黄石头、金浦、大锦田、华岩,浮桥街头等地划归泉州市(今鲤城区及丰泽区)管辖。1960年,组建晋江县国营紫帽山农场,又将官桥镇的紫星和霞茂等大队划归农场。1971年1月,将大、小嶝及莲河划归同安县。
21、南安撤县设市后,下属区域有何调整?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南安撤县设市(县级,由省直辖,委托泉州市代管),以原南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南安市的行政区域。同年10月16日,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9年,撤销溪美镇,成立溪美、柳城街道;撤销美林镇,成立美林街道和省新镇;丰州镇析出霞美镇;罗东镇析出乐峰镇。全市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33个居委会、380个村委会。
22、南安县治何时曾迁洪濑?
1931年,南安县治曾迁于闽南重镇洪濑两个月之久。后又迁返丰州。
23、南安县治何时迁溪美?
1937年初,南安县治由丰州迁至南安中部的溪美。溪美镇从此成为南安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24、南安的原始居民是什么人?
南安的原始居民即古南安人,属古闽越人。汉武帝时,因闽越族反,朝廷派朱买臣兴师灭东越、闽越,把大批闽越人迁至江淮一带。后来躲进深山僻地的古闽越人又出来重建家园,自立治县。晋代以后,大量中原汉人南渡,古闽越人渐汉化。
25、"晋人南迁"对南安历史有何影响?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衣冠望族纷纷南迁,沿南安江而居,与古闽越人杂居生活。南迁的晋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加快了南安的历史发展进程。
26、南安境内居住着哪些民族?
南安境内以汉族为主,历史上曾有畲族、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布衣族等25个少数民族,多已汉化。目前,在南安境内人口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畲族,码头坑内、丰美、锦林、铺前、店口、竹子脚和溪盈的雷姓;省新镇满山红村林口和仑苍镇大宇村的蓝姓;石井镇埭头自然村的钟姓。满族,霞美镇埔当梧坑的粘姓。回族,官桥镇新街周围、成竹村下寮的丁姓和周厝的郭姓。
27、你知道南安人口数的变化吗?
有文献可查,南安户口资料自宋代始,有58802户、82257丁。当时未计女性,若以女性占总人口49.5%估计,人口为162885人。明末人口27892丁,估计总人口55231人,大量减少。清道光九年(1829年)普查,49745户。民国37年,人口数为508841人。1949年为112541户、526852人口。1959年,增至133854户、673293人。1969年为154628户、846769人。其间1958年及1960年还划出近30个村。1979年为196653户、1032612人,突破百万。1989年为249504户、1320906人。截止到2011年,全市人口达已达150万人(市统计月报数据)。
28、我市共有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多少人?
我市是福建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超过了本土人数。
29、南安新石器时代遗迹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195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丰州的狮子山、凤母山、前鞍山、金鸡山(葵山),英都的石狮祠山上福社尾,仑苍的芸尾山、寨仔箍、浚下沽,水头的坑尾山和刺尾山,溪美的蜘蛛山和寨寮仔等12处发现了南安人生活的遗址和生产工具。据测定,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三、四千年。
30、丰州新石器遗址是如何发掘的?
1950年、1956年、1977年先后有省地县文物部门、厦门大学历史系和人类学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单位,多次来丰州考古,在4处遗址发掘出的石器有石戈、石、敲砸器、三棱刮削器等,陶器有纺轮、罐、盆、釜、钵、鬲等,获得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
31、丰州双溪井兜村前鞍山麓,曾发现大面积的贝丘。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贝丘为考古学名词,指江海河湖附近居民遗留以贝壳为主堆积的垃圾地层,往往杂有陶器、石器等新石器时代遗物。此发现证明金溪和东西溪汇合处一带,曾住着古人类。附近翠屏山(福清寺后)所发现距今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文化遗物堆积层,亦证明这一点。
32、在丰州曾发掘出什么重要的古墓葬?
1953年,厦大考古队在今丰州莲花峰发掘了西晋至唐代墓葬群,其中有纪年的是隋开皇十二年古墓一座;1957年丰州华侨中学建校舍,在狮子山发掘到晋至唐墓几十座,其中保存一穴完整的南朝古墓;1982年,丰州旭山庙下农民又挖掘到一座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墓葬。这些古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南安的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南安出土了什么典型的商周时期的文物?
1974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水头的蔡盈村发现一座古墓,墓内有一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共20件。这批青铜器的发现最为重要,因其为西周时代文物,且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对研究福建古文化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34、南安发现哪些青铜时期的遗址?
英都石狮祠山和大新村洞后寨,仑苍寨仔山和古村寨、寨箍尾山,美林崎梯山,溪美困狗山,官桥和埔村锄头山、泗溪村龟山,以及水头蔡盈寨等10处遗址。
35、南安古城和古寨在何处?
明嘉靖年间建筑丰州石头城墙,四城门名曰熙和、平城、文明、拱华,后城墙被倭寇攻破。清顺治年间重修城墙,四城门改名为富春、丰乐、武荣、长寿。1939年,日寇飞机两次轰炸丰州,据传是缘于日寇不知南安县治早于1937年迁至溪美,误认为丰州还是县治之故。
石井铳城遗址在石井镇石井居委会东面海口,仅存残墙一段。
水头镇劳光村小盈岭有墩台遗址。
英都镇大新村有洞后寨。
诗山镇联星村有玉华寨。
东田镇凤巢村大旗尾山有黄巢寨。
36、南安有哪些古港?
泉州在宋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南安辖地有金鸡、水头和石井三个古港。
37、古南安江如何演变为晋江?
泉州的母亲河,古称南安江。"永嘉之乱"后,晋衣冠士族大举入闽避乱,沿南安江聚居下来,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后人为纪念晋人开发有功,故把南安江易名为晋江。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时,县以江名,故名"晋江县"。但历史上晋江河流各段仍保持其特定名称,如上游的兰溪(安溪境内)、桃溪(永春境内)、东西溪(南安境内)。双溪口以下又有金溪、黄龙溪、笋江、浯江、溜江之古称。
38、清康熙年间南安沿海为何迁界?
清顺治末年,清政府为禁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的支援,开始实行"迁界"政策,下令沿海居民一律内迁三十至五十里,严禁船只出海,并毁卫城、烧房屋、沉木船,造成赤地千里。迁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时南安经济的发展。
39、南安与海外交流的最早历史记载是什么?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有西天竺(印度)僧人拘那罗陀,乘海舶至九日山麓的梁安港(即金鸡古港),登岸挂锡延福寺,前后居住3年,将梵文《金刚经》译成汉文。后人于九日山上镌刻"翻经石"为志。这是南安与海外交流的最早历史记载。
40、南安与台湾何时开始有历史联系?
南安与台湾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唐宋以来,南安人陆续移居台湾,开发台湾,与台湾建立了历史联系。石井《双溪李氏族谱》载溪东李在元代有先民三房下柱的远祖移台经商。明清时期,南安人迁居台湾达到高潮。民国时期,东渡台湾的南安人仍络绎不绝。
41、南安人何时开始侨居海外?南安人迁台湾开发,有何依据?
据《南安县志》载,唐龙朔元年(661年),旅居菲律宾的南安县人郑国希卒,葬于菲律宾礼智省马亚辛,为史载南安最早出洋唐人。
清康熙年间,美林人黄怨等人渡海到台湾嘉义定居,称"庐山派"。清乾隆间,美林人黄好虑携其子黄犁、孙黄沙迁入台北万华开基,称"南安美林派"。1661年,郑成功部总兵李林等石井人72名,在鹿耳港附近住垦建村。《蓬华郭氏家谱》载五代人中有20人去台湾定居的名单及职务。《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载从九世至二十世竟去台湾定居多达1143人,自清康熙年间到民国期间历300多年,代代有人迁台,无法枚举。据《寻根揽胜话泉州》著者所见过谱统计,南安去台1530人中有陈、梁、李、张、黄、洪、郭、周、侯等40个姓氏。南安许多乡民移居台湾后,大都取故乡地名为定居地村镇名称。如屏东县南州乡南安村;高雄县田寮乡南安村;彰化市南安里等冠籍地名。又如照用母地名有:石井的院里、溪东、安园;水头的新营;康美的玲苏;码头的枫树村;诗山下宅的深泉村;罗东埔头乡;丰州长寿铺及环山胡厝;莲塘乡等。
42、南安缘何别称"柳城"?
丰州古城,系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南安知县夏汝砺为防倭寇而筑。筑城之前,环城植柳为界,故别称"柳城"。县治迁溪美后,溪美别称沿用"柳城"。
43、南安最早的征税机构是什么?南安邮驿始于何时?
唐乾元元年(758年),在武德场设盐监,管理盐税事务,这是南安最早的征税机构。宋建炎四年(1130年),南安重要港口的石井地区,始设固定税务机构,称"石井镇",委"镇监"一名。宋朝,南安就有邮驿,旧为"大盈驿"。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县令宋钧改建"康店驿"(今水头康龙)。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驿政废弛。
44、南安工业制造史始于何时?解放前,我县工业状况又是如何?
南安的工业史,可追溯到唐朝。当时有制盐、制糖、烧制陶瓷、织布以及铁(木、竹)制家具等。到解放前,南安制糖业主要用手工、小机械土法制糖;私营作坊的土布厂、麻纺厂,靠手工木制织布机操作;食品业都是私营加工生产,有糕饼、糖果等;酿造业有小酒厂、酱料厂。生产工艺落后,都是一些轻工行业,没有重工业生产。据县统计资料,有私营工业企业29家,产值220万元;个体手工业1924户,产值119万元。
45、民国年间,南安县政权机构如何?南安县公署改县政府后首任、末任县长是谁?
民国初年,南安设县公署,置县知事一人,下设两科(后添设教育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除督学、技术员直属县长指挥监督外,再分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四科。以后机构多次变动。1946年,分设科室十一个,即一科、二科、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公粮、地政、军事等科及会计、统计等室。1927年,南安县公署奉令改为县政府,由苏济时代理县长。1949年8月间,南安码头人刘筠生任南安县长,任期仅18天。不久南安即获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