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曾发生数次冤假奇案,尤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震惊。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于同治12年(1873年),直至光绪二年(1876年)才沉冤得雪。事件的主人公葛毕氏(即毕秀姑,绰号小白菜)的丈夫葛品连在患有热症期间,还让妻子用桂圆和东洋参煎药喝,病情急速加重的他不治而亡。
葛品连死后第二天,尸体脸发青,口鼻流出血水,其母怀疑是中毒而亡,遂报官立案。仵作用银针刺探死者喉咙,发现针呈青黑色,断定葛品连是中砒霜而死。恰巧知县刘锡彤的老友,向他透露了一条爆炸性信息,说是葛家曾租住县里举人杨乃武的房子,期间葛毕氏与杨乃武举止暧昧,被街坊邻居传得沸沸扬扬。
刘锡彤与杨乃武本就有过节,他迅速抓住这个点大做文章,坚称杨乃武与小白菜通奸杀夫。被屈打成招的二人最终被判处死刑,杨家不服,到杭州喊冤告状,最终得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资助,后来此案又历经同治帝驾崩,一拖再拖的案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申报》的大力报道,甚至惊动两宫太后。最终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刑部运送葛品连的尸棺到京城验尸,最终原尸牙齿及喉骨呈白色,众仵作均称不是中毒身亡,而是病亡。至此,这桩涉时3年之久,牵连白余名官员的冤案终于盖棺定论。
这起清末奇案,于牵涉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场灾难。知县刘锡彤发配黑龙江充军,未登程而身亡,其他官员也纷纷撤职查办。而案件的核心人物杨乃武和小白菜则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平反谕旨:“本此案主犯杨乃武与葛毕氏俱无罪开释。但葛毕氏因与杨乃武同桌共食、诵经读诗,不守妇道,致招物议,杖八十;杨乃武与葛毕氏虽无通奸,但同食教经,不知避嫌,杖一百,被革举人身份不予恢复。”
在狱中遭受太久、太多非人待遇的杨乃武,早已落得一身伤残,而且连功名也不能恢复,余生只能靠养蚕度日,1914年9月杨乃武患疮疽,不治身死。小白菜则出家为尼,法名“慧定”,卒于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