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可以说是曹操手下存在感相对比较低的武将,在《三国演义》中,他时常与乐进一同登场。在历史上,他曾和张辽、乐进一同守卫合肥,抵挡住了孙权10万大军。李典虽然是个将军,但是他不喜欢兵事,是个儒雅的人,有长者之风,这一点在《三国志》中有记载。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李典
这里的“长者”,并不是说李典的年龄大,实际上,李典是曹操宿将中,年龄偏小的。李典参与过公元215年的逍遥津之战,当时张辽47岁,曹操已经61岁。史料中只记载了李典36岁时去世,即便李典刚参与逍遥津之战就过世了,李典最早生于公元180年,也就是说,逍遥津之战是李典最多36岁,比张辽最少小11岁。
李典被称为“长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为人谦和儒雅,不喜欢和他人争功夺利,宛如一个德行很好的长者。李典这样的性格,往往可以成为团队里润滑剂,与他人的关系都不会差。但是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老好人,却和张辽的关系不咋地,《三国志》中的记载是。
进典辽皆素不睦。
▲张辽与好友
不嫉妒他人战功,又为人儒雅的李典,为何会同张辽、这样一个实力派武将关系不和睦呢?说来,这和吕布有所关系。
张辽原本是丁原的手下,后来一路辗转,最后来到吕布帐下,随吕布奔波各地。在曹操东征陶谦时,陈宫、张邈迎奉吕布为兖州之主,随即吕布同曹操开始交战。当时李典跟随他的从父李乾,李乾和他的宗族、门客投靠了曹操。吕布想要拉拢李乾来削弱曹操的力量,结果李乾不答应,选择为曹操尽忠,吕布的部队杀害了李乾。
▲吕布
在李乾死后,他的儿子李整成为了族长,他带领族人、门客击败了吕布的部队。不久之后的公元200年,李整也去世了,李典成为了新一任的族长继续为曹操效力,当时的李典最多不过21岁,侧面上也能反映李典是个年少有为的人。
在吕布部队同李氏一族交战的时候,张辽已经在吕布帐下。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张辽参与了战事,但是据《三国志》记载,在逍遥津之战前,李典曾经对张辽说了这样一句话。
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
▲李典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典同张辽之间有私怨,可以大胆推测,当时在吕布部队攻击李氏一族时,张辽也是参与的。这样看来,张辽同李典是有血仇的,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吕布,这也就是为何老好人李典,为何会同张辽关系不好的原因。
李典到底是个有长者之风的人,大敌当前之际,他并没有以私废公,还是选择接受张辽的部署安排。最后合肥守将齐心协力,开开心心的拿孙十万刷了一把经验。
(本文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