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民营医院要如何监管?国家医保局给出了最新答复

文章来源:新医界

就在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开了一份有关“加强民营医院监管意见”的答复。

这份答复,不仅总结了国家卫健委近五年来,监管民营医院执业行为时发现的乱象,以及进行的处罚;并且就民营医院密切关注的“医保监管”话题,给出了医保局接下来即将贯彻执行的3项工作重点。

5年罚没5亿元

民营医疗乱象频出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一直都将民营医院监管作为其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答复”表述,2014年以来,各个部门已完成了《执业医师法》等7部法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17部行政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严厉整治违法发布医疗广告方面,全国共查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等案件5800多件,移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260件,对违法发布医疗广告情节严重的11家医疗机构给予了吊销诊疗科目的行政处罚。

在严肃查处民营医院违法执业行为方面,2013年-2019年,这5年时间里,全国共查处医疗机构违法执业案件约15万件,罚没款5亿元。——“小、散、乱”依旧是民营医疗行业遗憾而又突出特点。

综合监管为重点

这3项工作将进一步推进

当然,除了上述工作总结之外,医保局此次“答复”,还指明了接下来国家卫健委还将继续执行推进的一些重点工作。

据“民营院长俱乐部”提炼,与民营医疗行业相关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 1、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民营医院整治全覆盖。重点打击和整治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特别是在民营医院集中的医疗美容、生殖、泌尿、皮肤、妇产、肿瘤、眼科等领域。

  • 2、加强民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分阶段逐步完善民营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整体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完善民营医院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手段,拓宽公众社会监督渠道,将民营医院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门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民营医院诚信经营。

不仅如此,医保局“答复”还特别强调了“加强定点民营医院监督管理”,明确指出,要在巩固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的基础上,努力健全医保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民营医疗机构,推动医保监管的专业化、制度化、法制化:

  • 一是持续巩固打击高压态势。实现定点机构检查全覆盖。对部分性质恶劣的重要线索,国家和省级医保部门直接开展“飞行检查”。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高压震慑。

  • 二是建立健全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力争医保监管年内立法,健全监管行政执法队伍。

  • 三是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推进医保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和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换句话说,接下来国家卫健委或是医保局,接下来针对于民营医院的工作任务依旧是“规范”与“严查”。不仅要检查医美、生殖等重点领域,还要实现监管整治的全覆盖。

将民营医疗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综合监管制度等举措,也向我们传达出了:民营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临床应用管理,以及质量安全情况,都将如公立医院一样接受卫健委监管曝光——这样的信号。

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难以脱逃的“紧箍咒”。未来的监督检查,还会变得更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答复”除了回答民营医院监管相关的问题外,医保局也对医保支付改革(主要是DRG付费试点)、加大反欺诈政策宣传,作出了未来的部署规划。

虽然DRG付费的试点,国家目前还没有把箭头指向民营医院,但武汉等地公开的试点名单中,已经有一批规模大、病种覆盖全、信息化基础好、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会办医被纳入其中。由此看来,近几年,民营医院的医保支付改革政策说不定也会突然落地。

至于“反欺诈宣传”,近几年,国家监管部门一直很重视医疗相关的“群众监管”。《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举报骗保行为,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予以最高额度10万元的奖励”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合法合规的同时,注重群众满意度,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其实也至关重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信邦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