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罗马人来说,不列颠是一个遥远的、要渡过一个令人生畏的海洋才能到达的近乎虚幻的地域,那时罗马人还难以适应地中海以外的潮汐环境,恺撒率军在不列颠的冒险无疑给罗马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印象。但是自恺撒两次率军入侵不列颠,他的后继者不断地对不列颠展开军事活动,然而却未能成行,直到克劳狄时期才真正实现征服。
一、恺撒的两次入侵
恺撒认为征服这块敌对区域非常有必要。从军事上讲,“因为他得知几乎在所有的高卢战争中,我们的敌人都从那里得到援助”。
当然,对于恺撒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要通过武力征伐在罗马元老院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相比于同被视为蛮族的日耳曼地区,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更适合军事行动。因为,日耳曼部落如果撤入腹地,不与交战,作为高卢总督的恺撒也没有理由长时间呆在高卢境外。
种种考量之后,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恺撒两次率军入侵不列颠。他成为罗马人最先率军进入不列颠的,他虽然只侵入了部分地区,甚至都没有稳住,但至少替后人开辟了先路。
公元前55年冬季,恺撒第一次出征不列颠,他只率领两个军团,98艘战船渡海。这一次纯属试探,没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反而因为潮汐的袭击使罗马的舰队受到重创。
不过,他在这次远征中获取了很多经验,比如关于登陆地点、作战方式、所需的军需贮备等。这些为他的第二次入侵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虽然从军事上来说,这一次的入侵不成功,但就政治上而言,恺撒这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此元老院还为他办了20天的谢神祭,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殊荣。
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恺撒又发动了第二次不列颠远征。这一次的规模是前一次所不能比的,恺撒调集了五个高卢军团和两千多名骑兵,还有战舰及其它船只800多艘,在七月份开赴不列颠。
在这一次的远征中,他击败了当地强大的卡希未劳努斯王,并索要了人质和每年要缴纳罗马的贡赋。但是由于得知高卢可能发生叛乱,恺撒只得离开不列颠返回高卢,从而彻底结束了他对不列颠的征伐。
罗马人对于恺撒这两次出征不列颠的战果颇有微词。西塞罗在给他弟弟的信中称,“就不列颠的情况而论,我们既没有理由恐惧也没有理由欢喜”,塔西佗也认为“恺撒只是将不列颠昭示后人,而不是遗赠给后代”。
在我们后人看来,恺撒的进军意义非凡。首先,这为罗马人开创了一个先例,就如塔西佗所说,他将不列颠“昭示后人”,引领着后人去效仿恺撒,征服不列颠。其次,为此后罗马人进军不列颠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勒威克就认为在进军不列颠的规模上,恺撒曾为克劳狄的成功远征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从屋大维到盖乌斯
总体来说,从屋大维到盖乌斯这段时期是对不列颠的和平时期。
在恺撒开创征服不列颠的先例之后,屋大维前期也曾经为了利用前任给他创造的有利条件,希望积极经营与不列颠的关系,恢复对它征税。在他执政的后期,因为日耳曼的失败,从此开始了坚持对外部事物的不干涉原则。据当时的作家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学》中提到,当时的上层阶级认为对不列颠的征伐可以带给帝国的益处实在太少。
提比略继承了屋大维的政策,用事不关己的态度继续对不列颠内部的斗争视而不见。这种罗马与不列颠相互容忍的形势无疑有利于罗马,但是在提比略的继任者盖乌斯(卡里古拉)时期,不列颠境内的卡图维勒尼部落开始打破海峡两岸关系的这种现状。为此,盖乌斯还招募了两个军团,并且下达了入侵不列颠的命令,但在最后一刻这个命令被搁浅了。
虽然从屋大维到盖乌斯都未曾对不列颠进行有效的军事活动,但还是让罗马公民难以忘怀他们对于不列颠的未竟之业。
三、克劳狄的征服
克劳狄在盖乌斯被谋杀之后登上皇帝宝座,他是一位睿智的、具有近乎古怪的创造性思想的皇帝。继位伊始他就面临严重的军队叛乱,因此建立军功、赢得荣誉和在罗马获得崇敬成为克劳狄的当务之急。
公元43年,他命令奥鲁斯普劳提乌斯将军率罗马军队入侵不列颠,从此开始了罗马帝国对不列颠的征服。这次征伐的总人数有4万人之多,包括四个军团即第二军团、第九军团、第十四军团和第二十军团,还有辅助部队等。
克劳狄不同于恺撒,他不是一开始就率军出征,而是跟后人的“御驾亲征”很像,在奥鲁斯普劳提乌斯将军安排好时机后,克劳狄就浩浩荡的来上演一出御驾亲征的好戏,既鼓舞了士气,俘获军心,又取得了胜利的荣耀。克劳狄来不列颠带了元老院的元老、皇家卫队、象队。在到达不列颠之后立即发动了一场攻势,攻占了库诺比莱纳斯的皇家住所科尔切斯特。
此外还借助利诱和外交手段使很多不列颠的部落纷纷归附。在不列颠取得积极战果后,罗马开始在不列颠派驻总督。奥鲁斯普劳提乌斯将军成为不列颠的第一位总督。鄂斯托累乌斯卡普拉于公元47年接任总督之位,自此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一征服过程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到公元54年克劳狄去世,罗马帝国有效控制了不列颠的东南部。
从恺撒的入侵到克劳狄的征服,历经百年终于将不列颠东南部地区纳入罗马版图,自此以后,不列颠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开始了罗马不列颠时代,罗马着手对不列颠的经营和治理也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