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计划”:以集合影响力为目标的教育扶贫专业志愿者项目

12月4日-5日,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社会扶贫司副巡视员王大洋等出席参加本次培训班活动。友成基金会副秘书长苗青受邀在会上做了 以“青椒计划”为例的教育扶贫专业志愿者项目案例分享

据苗青女士介绍,友成基金会2010年起发起常青义教项目,通过调动城市离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支教,与年轻教师结对帮扶,线下指导,开创老富贤能服务乡村的创新模式,是教育部《银铃讲学计划》参考样例。此为常青教育项目1.0版。

2013年,友成基金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双师教学项目,动员北京等大城市特优专业教师资源,用互联网技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方法传输到乡村学校,实现对乡村教师远程陪伴成长的的优质资源共享模式。此为项目2.0版。

2016年,项目进一步升级迭代为“乡创计划”,动员更多优质爱心企业、机构等社会专业志愿者力量、整合课程资源,县域整体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打造县域地区适地性优化发展模式。

2017年,友成教育项目在集合影响力理论的推动下,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由友成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沪江“互+计划”联合国内30余家公益组织、学术机构、爱心企业于9月发起 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 ,简称 “青椒计划” ,动员整合全国最优师范高校、更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的专业志愿者和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全国乡村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教师培训, 造社群化学习网络陪伴支持教师成长,开创互联网加社群网的双网培训模式。

随后,苗青女士分享了两位志愿者的故事。

第一位是最小的志愿者“青椒” 徐瑞丽老师 “一个人坚守村小” 的故事 。徐瑞丽老师是第二届优秀青椒学员,她生于1998年,现就职于甘肃省会宁县八里湾乡中心幼儿园。 小徐老师目前是第三届青椒计划甘肃会宁县学员群和幼教分科课程群的助教老师,带领着甘肃会宁县近100名“学弟”“学妹”,和全国近500名幼教老师在网上学习、交流、成长。

第二位是 被大家称为 一棵从东部沿海城市扎根到西部高原的胡杨”的胡琳娜老师 胡老师是第二届优秀青椒学员,生长在浙江温州,现就职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民族中学,从特岗教师成长为西部的正式教师。她的丈夫和孩子都生活在温州,而她却工作在海拔4000多米的藏区,已坚持四年。她目前是数学学科的助教老师,其精神一直鼓舞着很多特岗教师。

从这两位老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乡村教师的发展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一为“教不好”——乡村教师普遍专业素养不高;二为“留不住”——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怎么高效率低成本地有效解决?这就是“青椒计划”这一项目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青椒计划希望通过赋能乡村特岗教师,推动教师培训信息化发展项目目标有以下三个:提高乡村地区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乡村教师、特岗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提高县域地方教育局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水平

对于课程的设计,苗青女士做了进一步的的介绍。青椒计划的课程体系由专业课、师德课和分科研修组成。专业课(直播)由顶级师范学府专家授课,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心理学通识等内容;师德课(直播)由跨界导师授课,内容包括未来教育展望、互联网教育思维、师风师德、教师心理健康等;分科研修(直播+录播)由一线教学名师讲授具体学科知识和教学的培训,开展与教学相关的专题研修。

区别于传统教师培训定时、定点、定人、定编的培训模式,青椒计划的课程学习全部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通过CCtalk群,教师每周三、每周六定时参与学习,聆听北师大、华师大、首师大及全国各高校专家、一线优秀教师的分享,让广大乡村教师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所有网络研修课程都是专门为乡村教师定制设计,确保课程的适用性。

青椒计划的专业研修培训模块,聚集了洋葱数学、爱学堂、日慈基金会等多家先进教育企业和组织的优质课程;这些爱心企业和组织精心挑选专业讲师,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为青椒计划的分科课程提供了最先进、最科学的课程内容,也让乡村青年教师学到了最实用的教学技巧。同时,学员通过青椒计划链接到互加计划,让学生也因为自己老师参与青椒计划,得以接触到更多的网络课程,促进了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义务教育均衡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很难相信,如此大规模的乡村教师培训,通过互联网社群化的学习模式,充分激活了乡村教师的参与热情,除了200多节丰富的课程可供选择,全年还开展了10多次大规模的社群活动,包括“九宫格教育故事大赛”“全国青椒板书大赛”“我的行动日历”“我的青椒学习之旅”等,这些变化让乡村教师跨越地域、年龄、职称、学历的边界,在社群中学习、分享,积极主动拥抱变化。除线上组织社群活动激发学员的内生动力,线下青椒计划秘书处通过走访新疆和田、贵州雷山和甘肃金塔等项目示范地区,助力优秀学员的持续发展。此外,青椒计划还开展暑期研学营,邀请百名优秀青椒学员参与研学活动,促进交流。

2019年8月11日,首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在甘肃天水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师以及关注西部教育发展的学术机构、公益组织近千人出席并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的挑战与应对。

除了接受培训与参加活动,青椒计划充分发挥了已结业学员的能动性,调动了200位第一届、第二届优秀青椒学员作为“青椒助教”;他们负责对学员的课后作业进行筛选、评分,日常在学习群里解答学员问题,在课程平台主持暖场环节等。“青椒助教”制度的创新,为项目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也为助教团成员们提供了“助人自助”的渠道,从而培养一批有自信的优秀管理者,也为区县教育局培养、发掘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骨干力量。“青椒助教”是青椒计划的社群化学习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其加入充分激发了青椒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与凝聚力。

青椒计划自启动以来,非常感谢来自互+计划、洋葱数学、爱学堂、蒙牛、凯迪拉克和三三得玖等企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和资金捐赠。感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团队所提供的专业志愿服务。

在大家对项目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截止到2019年11月末,青椒计划已经覆盖了23个省份的249个区县教育局,参与学校达10000+所,受益教师达60000+名,影响约300万名乡村学生。以下,是三届青椒计划所取得的项目成果:

• 第一届青椒计划覆盖20个省,70个区县,4489所学校,34071名学员,共有9200名学员顺利结业,约影响46万乡村中小学生。

• 第二届青椒计划覆盖17个省,176个区县,5041所学校,19297名学员,共有11953名学员顺利结业,约影响60万乡村中小学生。

• 第三届青椒计划覆盖15个省级行政单位,45个区县教育局,2610所学校,8000+学员,约影响44万乡村中小学生。

三年的努力,也让青椒计划获得了不少肯定,分别是:

• 2018新浪教育项目评选15强

• 2018年澎湃责任践行榜评选“年度扶贫项目”

• 2018年“I WILL”中国专业志愿最佳实践项目案例

• 入选《2018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

• 2019年度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五星优秀项目

三年的努力,青椒计划在逐步实现历史赋予他的使命。2019年,青椒计划秘书处与参与区县教育主管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地教育部门发文支持青椒计划落地。青椒计划鼓励将学员学习情况作为继续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常规考核之中,以确保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三年的努力,青椒计划能够被更多的人群了解,离不开媒体朋友们的支持。自2017年9月启动以来,青椒计划项目宣传已覆盖100+媒体,累计曝光1,000,000,000+次。

发言的最后,苗青女士邀请在座的来自各省扶贫系统的干部给予青椒计划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跨界动员教育扶贫专业志愿资源!让我们着力打造社会力量参与集合影响力创新模式!让我们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互联网变革!

青椒计划

“青椒计划”全称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沪江联合国内30余家公益组织、学术机构、爱心企业于2017年9月发起。该项目致力于探索互联网学习时代大规模社群学习的乡村教师培训成长新路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截止2019年11月,青椒计划已经覆盖了23个省份的249个区县教育局,参与学校达10000+所,受益教师达60000+名,影响约300万名乡村学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