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蔬菜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示范区
云梦,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土地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却种出了全国响当当的蔬菜。
在云梦,蔬菜的质量安全合格率在99%以上。绿色高质高效的蔬菜一亩纯收入有的可上万元,农民近30%的可支配收入从蔬菜中取得。
云梦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花椰菜)”“国家级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肩负众多国家级荣誉的云梦,把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的蔬菜销往全国,成为孝感乃至湖北的一个品牌。
屡屡成为国家级示范县,云梦为什么能?
与时代一同脉动
与时代一起脉动就能与时代一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菜篮子里的可喜变化是人们的一个共同记忆。从改革前平时舍不得吃肉,到上世纪80年代肉、蛋、禽渐渐丰富,再到90年代百姓餐桌上的花样多了起来,老百姓的舌尖开始从吃饱向吃好变化。进入21世纪,吃得讲究、吃得健康成为人们的追求。
正是这种变化,2001年,当时的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云梦抓住机遇,开始实施创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工作。这一决策,使云梦蔬菜走在了时代发展的风口上,并为今后踩准每一个发展的节奏,对接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打下了基础。
云梦四季长青农场种植的高产新品种南瓜
2001年,云梦蔬菜通过节水灌溉、保温栽培、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推广,品种达100多个,蔬菜年产量57万吨,其中超过50万吨的蔬菜被外销。
此后,云梦在蔬菜的生产上一路先行。
当其他地方蔬菜生产中出现化学农药超标、废旧地膜污染、尾菜垃圾及畜禽粪污乱排等现象时,云梦已开始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特别是花椰菜生产,云梦实行沟渠硬化,水泥路通到田头,田头建有化粪池、田边打有机井。云梦县要求农户鸡粪先在化粪池发酵后再施用,机井则备抗旱之需。在拥有1300亩椰菜种植基地的云梦县城关镇白合村,每年还种有60亩的有机肥示范田,选50亩进行测土配方,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每年举办两期职业农民培训,培训240人,指导农民按绿色蔬菜技术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
如此,2008年,“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花椰菜)”落户云梦。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千亩示范畈
这并不是终点。当绿色放心蔬菜出现热销时,云梦再一次站在了这一高点之上。
绿色放心蔬菜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种这样的蔬菜,生物药有机肥必不可少。
在云梦隔蒲潭镇的蔬菜基地,为保证蔬菜质量安全,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新近应用了小菜蛾迷婚剂装置防治小菜蛾前沿绿色防控技术,释放昆虫信息素,让雄蛾找不到雌蛾,无法繁殖。绿色防控的结果是隔蒲潭镇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
云梦县部级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园区
隔蒲潭蔬菜是云梦蔬菜的一个缩影。隔蒲潭万亩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了10万亩蔬菜特色板块。
2018年,云梦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
云梦人的接力创新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云梦领导干部的共识。如何任,如何造福?云梦领导干部的回答就是绘好蓝图,久久为功,不图虚名,接力恒为。
从“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到“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从无公害蔬菜到绿色蔬菜再到有机蔬菜,云梦已走过18年的路程。
云梦四季长青农场用软盘基质栽培的西兰花幼苗
2001年7月,云梦成立创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工作指挥部,县政府与县直13个有关部门和各乡镇长签订了责任状。2002年8月3日,云梦召开“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动员大会,拉开了创建工作的序幕。之后云梦请湖北省农业环保部门对土壤、水源、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估,确定建立水生菜,保温菜、特色菜三类生产示范基地,投入1000万元,建泵站,打机井,引技术,重点抓花菜、甘蓝、土豆、莲藕、萝卜、大蒜六大优势产品生产,初步实现品牌上市。
2008年,云梦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争创全省蔬菜大县。当年全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复种面积25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60万吨,产值近7亿元,占农业产值的56.6 %。2008年,云梦示范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5027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200元。
农场的工人们正在把新鲜的有机空心菜整理装入保鲜袋
2016年,云梦县委县政府提出,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抓好全国蔬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病虫绿色防控和节水灌溉等技术。加强白合花椰菜、清新白花菜、白水湖藜蒿、群利大蒜、府河萝卜、大余土豆等特色蔬菜的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主打地方生产标识,唱响“云梦蔬菜”品牌。
2019年,云梦县委县政府继续提出唱响“云梦鱼面”“云梦白花菜”“白合花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打造“梦之芹”蔬菜等公共品牌。
云梦县城关镇种植的白合花菜获批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持续地努力,云梦蔬菜名头越来越响。云梦蔬菜大量销往山东寿光及全国20多个批发市场,上海等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与云梦建立直销渠道......这一切源于云梦蔬菜、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及省、市抽检中合格率均达100%,云梦藜蒿、白合花菜获首届湖北省名优蔬菜金、银奖也为云梦蔬菜打响了品牌。
云梦蔬菜就是在这种连续性和稳定性中,一以贯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目标干到底,其工作始终走在孝感乃至全省的前列。
善为,高质量地持续做
“农虽旧业,其命惟新”。
云梦,地域面积小,耕地不足,所以云梦人善于在已有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当前云梦的精耕细作更体现着现代科技的魅力。
在隔蒲潭镇陈刘村四季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里安装有滴灌设备,实行精细化施肥浇水。他们先种南瓜,7月初收瓜。9月,南瓜罢园,再接种西兰花和松花菜。正常年份,每亩地产值在8000元以上,纯收入5000元左右。
农场蔬菜地里使用的有机肥
在云梦十月生态农场里,有机蔬菜田里的杂草都是农户们手工清除。
在云梦县开园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菜,主要种植早春茄果类--越夏花包菜--越冬萝卜(莴笋)栽培模式,亩均纯收入上万元。
云梦县道桥镇蔬菜大棚里种植的豇豆
如此讲究用心种菜,带来的是效益的提升。
隔蒲潭蔬菜核心示范区去年全年每亩化肥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亩均增产200公斤,增收250元以上。至9月12日,认证绿色食品蔬菜品种已达10个,共计1.5万亩。
规模化、集约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而对接好市场经营才能更大发挥生产效能。
面对人多地少的实际,云梦人在生产上,把有限的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经营销售上又不囿于地域,敢于走出去闯市场。
农场的工人们正在分装有机莲藕
在云梦十月生态农场里,1000多亩的有机蔬菜、水稻通过网上商城,全程冷链配送。新鲜有机食材从田间直达餐桌,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土地入股的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元。
云梦还将电子信息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蔬菜产业。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追溯到花椰菜、毛豆的播种时间、生产周期。包括人工采集、运输、市场各方面监测都看得到。
8月29日,在云梦十月生态农场里,工人们正在分装有机莲藕。这里的有机绿色蔬菜经过方圆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检测认证,通过网上商城,全程冷链配送,新鲜有机食材从田间直达餐桌。
农场里随处可见的二维码
信息化蔬菜的建设带来的是产销衔接逐步增强,云梦县成功招商引进下辛店建豪红、道桥芝味园蔬菜腌制品龙头加工企业。依托蔬菜生产基地和专业村,发展经纪人300多人。
走出去的云梦人借助发达的网络、物流把蔬菜流通半径从过去只到孝感武汉,到现在走向了北上广黑吉辽,辐射半径也从几十公里跨越到上千公里,每年外销鲜蔬菜超过80万吨。
云梦正在成为武汉重要的后菜园和全国有影响的蔬菜生产县。2020年云梦蔬菜播种总面积将超过30万亩,总产量达到90万吨,总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农民近30%的可支配收入从蔬菜中取得。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