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成熟期的代表是宋元南戏和元杂剧,它们都对昆曲有很深的影响。 宋元南戏属于南曲系统,是由温州地区的南方小曲逐渐发展形成的,形成后又受到元杂剧的影响;而元杂剧属于北曲系统,是由宋金杂剧过渡而形成的。
元杂剧《汉宫秋》
公元13世纪前半叶,蒙古族灭金前后,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各种艺术因素,形成了元杂剧。但它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上、经济上和文艺本身的各种因素。在元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下,这些批判现实政治的和包含反抗情绪的杂剧剧目应运而生。
北方的大都(北京)、真定(河北正定)、汴梁(河南开封)、平阳(山西临汾)等都市,城市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由于元统治者废科举,断绝知识分子的仕进之路,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便转向勾栏为杂剧艺人写戏,为人民鸣不平,同时专为艺人写戏的“书会”也得到了发展,如拥有关汉卿的玉京书会、拥有马致远的元贞书会等。
(国画) 《关汉卿与元曲》
金院本在表现人物故事方面已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说唱艺术如唱赚、诸宫调等的乐曲组织形式,以及从契丹、女真、蒙古等族流传而来的曲调,给元杂剧的曲调以直接的影响:宋以来的说话人说故事的内容和说、表形式,以及队舞舞蹈、武技、傀儡戏和影戏中的动作和造型,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元杂剧综合艺术的形成。
由于以上的诸多原因,元杂剧在形成之后很快走向成熟,并在都市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繁盛的局面。
元杂剧的演出已有齐备的体制。它们在城市勾栏有比较固定的戏班,在大都则隶属于教坊,在各地流动的戏班则称“路歧”,又有家庭戏班,也有农村临时组织戏班在迎神赛会时演出。
勾栏瓦舍
路歧
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的脚色分工,并且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和细分,出现了末、旦、净、外、杂色五类,每一类脚色又有分工:末分正末、外末、小末、冲末:旦分正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外扮老年人:净分净、外净、净旦:杂色扮各类人。
元杂剧的演出,通常是四折加楔子。四折戏由四套宫调不同的北曲套曲组成,情节发展按“起承转合”进行。
“楔子”是元杂剧结构上的一大特点,所谓楔子,即是打入木器接缝处使之紧密的木棒。这用在杂剧中为一短小过场戏,或用在第一折前,或用在折与折之间,承上启下,使剧情发展紧凑。
元杂剧《窦娥冤》
元杂剧的演出以歌唱为主,正旦演唱的叫且本,正末演唱的叫末本,一人主唱到底,次要的角色一般不唱,偶尔也唱一二支单只曲。
元杂剧的说白叫做“宾白”,古人用“曲白相生”来形容元杂剧的演唱方式,也是指歌唱与念白的亲密关系。
元杂剧的动作或效果表演,叫做“科”,如“做悲科”、“醉科”、“雁叫科”。元杂剧的演出,在开演正戏前有参场,演员装扮角色一齐登场,吹笛、打鼓、拍板的乐人也登场,向观众致意。然后是“开呵”,演正戏。四折戏演出结束后常用“打散”,即用一个小节目送观众。
元杂剧《赵氏孤儿》
元杂剧繁盛一代,剧本创作的兴旺发达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戏曲史上大量有作者可考的剧本创作是从元代开始的。元杂剧的剧目与宋金杂剧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有一些剧目是由此改编或新编而来的,但大部分剧目是由杂剧作家(时称“书会才人”)创作的。
今知元杂剧共有737种(包括元明之际无名氏作品),姓名可考的作家约有200人,流传的作品约有208种,出现了戏曲史上著名的关、马、白、郑为“元剧四大家”,也有人说关、王、马、白四大家,为后人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