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2500年前,由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相传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街上经过铁匠铺前,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非常好听,于是驻足倾听。他发现铁匠打铁的节奏很有规律,随后用数理的方法将这个声音比例表达出来。
毕达哥拉斯画像
在那之后大约200年,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记述下这个定义:一条线段分割成两段,当长线段与短线段之比等于全线长与长线段之比,该比为黄金比例Phi=1.61803。通过计算发现,这个数字永远除不尽,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长久以来,人们将之奉为美学的金科玉律,并充分运用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
应用于矩形的黄金分割是:(a+b):a=a:b,由此构成的矩形为黄金矩形。
黄金比率与斐波那契数列密不可分。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在自然界中经常出现的数字序列,由莱昂纳多·斐波那契创造,它遵循以下规则:下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总和,即1,1,2,3,5,8,11,21,34,55,89,144……如果计算任意数字与它相邻前一个数字的比值,答案总是无限接近1.61803,也就是黄金比例的数值。
斐波纳契螺线
斐波那契级数与黄金矩形
无处不在的黄金比例
在观察周围的世界时,我们会发现斐波纳契螺线与黄金比率的应用相当广泛:日常生活中的信用卡、书本、门窗等运用了黄金矩形:3×5或5×8,自然界植物的螺旋生长,以及人体无一例外地包含着奇妙的比例之美。
植物中的斐波纳契螺线
宇宙中的斐波纳契螺线
即使是作曲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黄金分割引入音乐中,成为他们作品的法宝。很多歌曲都是一首、二首、三首或五首回旋曲,黄金比例与音乐高潮的位置密切相关。例如,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160小节。如果160×0.618=99.88,则音乐复制的部分就位于第99个酒吧,就在黄金地段。
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1-20小节乐谱
也许是故意的,也许是天赋的自然流露。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大多采用了这种方法,以至于有人评价他:“创作这些不朽作品的莫扎特也是一个喜欢数字游戏的天才。”
既然符合斐波纳契螺线或黄金比例的画面能够带来愉悦的美感,这种构图也自然被广泛应用于摄影作品或电影构图中。将背景或其它部分置于边缘,而将着重突出的部分置于黄金螺旋旋紧处,以此构成详略得当的和谐布局。
电影《神探夏洛克》静帧构图中体现着斐波纳契螺线
黄金比例是艺术领域里极高的审美标准,也是科学和美的象征,因此分析黄金比率在艺术中的体现不仅是为了让数学知识更好地为艺术服务,也是为了让艺术有科学合理的解释。数学与艺术完美交融并渗透到生活,不断提高着我们的审美品位。
花艺中的黄金比例
插花时,不仅要注意一些基本的造型,还要注意色彩搭配的比例。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比例和规则作为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经典和经久不衰的作品。
一、尺寸比
花艺中有一个黄金比例,是被公认为最美的比例。在视觉造型上容易得到统一与变化。
一。垂直垂直类型:在垂直作品中,如三角形和垂直作品,从平面上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整体作品高度:花高:花材的高度比=8:3:5。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从作品的最高点到花器的低端,计算为整体高度;在作品的最宽部分测量作品的宽度;从正面看作品时,以最厚的尺寸作为厚度;高度:宽度:厚度=8:5:3。
2。水平延伸类型:例如,整件作品的宽度、花器的高度与花材的高度之比为8:5:3。或宽高厚比为8:5:3。
二。色阶
一件作品看起来是否自然舒适,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分量”是否均匀分布。你不可能是头重脚轻或左右失衡。在“重”的视觉效果中,大花比小花更重要,深色的比浅色的更重要,浓密的比稀疏的更重要。
一。数量与稀疏的平衡
在同一色系、同一大小花的情况下,作品中花的数量应大致均匀分布。
2。色彩平衡
色彩是花卉艺术作品中的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是花卉的主要色彩,占整个花卉艺术作品的70%,可以决定作品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基色可以衬托整朵花,所以主色是协调的关键。主色又称调和色,约占整个作品的25%。作为基本色彩的点缀,作品看上去立体协调。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层次感。
三、最强比例:无限接近自然
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在研究了各种比例和颜色之后,我们发现最好的艺术家是大自然。模仿自然就是找到最大的比例。
在花艺设计中,黄金比例可以被简化为“358”原则,这一原理不仅是指长度(高度)的比例变化,还包括三维的体积比例变化。
换句话说,为了创造一种视觉重量上的平衡感,在体量的比例控制上,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要兼顾花材和叶材的搭配,创造出作品中丰富的层次和通透感,还要从“长宽比”和“体量比”上遵循“黄金比率”原则,这对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黄金比例作为一条关于美的定律从古沿用至今,成为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并且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与黄金比率密切相关的斐波那契数列也作为自然宇宙的规则制约着万物的生长,无数的花艺大师们也将之应用到作品中,创造了无数的美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