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从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临泣。
一穴打通两条经络
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一味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该方能够解表散热、疏肝和胃,可调理胸胁苦满、食欲缺乏口苦咽千目眩等症。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连通带脉,是一个调-穴而梳理两条经脉的妙穴。带脉沿人体肚脐--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系人体健康的-条重要保健经脉。
精准取穴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4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按摩足临泣穴,疏肝和胃
中医认为,足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从而引发许多疾病。足临泣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按摩足临泣穴能起到疏肝和胃、清利肝胆湿热的效果。
一穴多用有奇效
取坐位。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足临泣穴的上方,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无灼痛为宜,般每次灸10~ 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可灸1 ~2次。
跟啰霸哥学:按揉足临泣穴
用两手拇指指面着力分别置于足临泣穴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