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仙吃肉吗?为何民间祭有肉,道教不用肉祭祀

民间传说中神仙吃龙肝凤胆,哪里能寻?《西游记》中的蟠桃、人参果神仙更是喜欢,但非人能寻。所以无论是道教还是民间给神仙上供,都是在供奉身边之物。

我们道教的五供养、十供养都是民间祭神会用的事物,唯有肉是民间用之,正统道教不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历史上我们可以追溯到张天师创立道教教团,那时张天师就反对用血食祭神。

中国民间祭神则重在诚心,原因在于供奉给祖先神灵的猪肉,在撤下祭坛后会分给众人,所以祭神祭祖之日和过年一样是大快朵颐之时。

(典型的民间祭神)

延续到后世,道教礼仪中祭神的要求除了心斋,也有口斋。在祭祀神灵的日子,道士多要斋戒,如以血食祭祀神灵,道士也吃不了,所以不以肉祀神的传统在道教传承的非常好。这种给神仙什么供品,看祭祀的人吃什么,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一样。如在《圣经·肋未纪》中就有关于祭祀给耶和华的祭品要怎么分的内容;佛教中给佛菩萨的祭品,能吃的到最后还是会分于众人。

为了能吃不浪费,祭品的选择上以方便喜欢易得为主。如佛教在印度时供奉牛乳、醍醐,中国很少有佛教徒以此礼佛;《圣经·旧约》中的赎罪祭品是羊,西方人说的替罪羊一词就源于此,但随着他们成为罗马国教,没药,葡萄酒和饼干等罗马人喜欢且易得之物成为天主教祭典中必不可少之物。

道教神仙的供品亦遵循此规律,最常见的供品是身边喜欢易得之物。所以每逢农作物成熟,就能看到很多乡民拿着自家产的蔬菜水果,小麦大米拿到庙里来供奉神灵。

不过中国的神仙喜欢吃什么,和外国还是非常不同。如《圣经》让人以牛羊等温顺的动物献祭,在他们的教义中是耶和华向人启示他喜悦顺服;佛教中除了佛菩萨,也供奉神灵,是想和他们结缘,期望以此获得帮助。

但中国传统的祭祀观念是《尚书·君陈》中说的:“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最好的祭品不是物质,是人民过的好,大家有德性。

《左传》中《季梁谏追楚师》一篇中说的更明白,进奉牲畜是为了告诉神灵我们畜牧业搞的好,畜生膘肥体壮没有疾病;祭奉谷物是希望告诉神灵,今年风调雨顺,人民和睦努力耕作;祭奉美酒是希望告诉神灵,我们有德,其香如酒。这种祭祀观念一直延续到后世,在民间和道教都保存的很好。

民间祭祀神灵喜欢展现自己过的好,把自己喜欢吃的,和对未来的祈愿放在祭品上。如民间喜欢给神灵供奉猪、鱼、鸡等人们喜欢吃的肉,给财神供生菜、芋头、菠菜,因为他们谐音是生菜、余头、拨财,寓意多财多福。

我们道教常给神灵香、花、灯、水、果五供养,亦有其寓意。如《皇经集注》中说“今世之五供养、十供养,不过空五有、除五苦、禁五乐、去十恶、念十真、住十信,以敬共明神。”所以说这些供养除了礼敬神明,亦是展现道众修行成果,提升修行的法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