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万物的第73次拣史。
如今,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用扫描枪扫描条形码,过程不会超过5秒。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50亿个条形码被扫描,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一项研究估计,条形码每年为超市、零售商和制造商等节约300亿美元。
让我们从头说起。
条形码出现前,店家点货全靠数,这要是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后果不堪设想。
进入20世纪,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供需求量和产品种类逐渐增加,经营大型超市的商人们发现,传统盘点货物的方法和结账造成的滞留让成本变得过高。货物多了,人手跟不上啊,这时的大型商超迫切需要一种效率更高的生产供应体系。
需求促进了生产。
1948年,美国一位超市经理请求费城克斯特雷尔技术学院的院长发明一种在结账时能够自动读取产品信息的系统,这个需求恰巧被研究生伯纳德·西尔弗听到,于是他和曾是校友的诺曼·约瑟夫·伍德兰立即展开研究。
1949年,伍德兰从摩斯电码中产生灵感,利用线条的形式进行编码,搞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条码,并于1952年获得专利。
有意思的是,这个条码不是矩形,而是同心圆形,伍德兰认为,同心圆的设计比矩形更实用,能接受任意方向的扫描,公牛眼代码(bullseye code)由此而来。
储存信息的载体是发明出来了,可怎么把信息识别并传输到系统里呢?那个时代,既没有扫描仪技术可以借助,也没有微型计算机来解读信息,技术跟不上,编码原理再强也是白瞎。
1960年,激光技术横空出世,能够扫描条形码的金箍棒…呸,扫描枪得以出现,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条形码技术终于有了实现的基础。
迫切希望降低人力成本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条形码应用在零售业势在必行。1966年,克罗格(Kroger)公司就已经率先尝试将公牛眼代码应用在商品上。
然而,要想条码在零售业真正实现大范围使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行业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条码标准,不然你用一种码,我用一种码,那商品界还不乱了码。
1973年, IBM工程师乔治·劳雷尔带领团队在伍德兰的帮助下研发出矩形条形码UPC(全称Universal Product Code—通用产品代码,由12个数字组成)。这个时候的条形码,就已经是我们如今熟悉的矩形了。
在公牛眼代码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这种码不仅印制困难,而且一经破坏便不能识别。而矩形条形码则拥有容错区,条码边缘磨损也不会影响到中心信息。劳雷尔还配套开发了读取UPC的激光扫描仪,多方位优势让条形码得以推广……并引发了一些抗议和都市传说——UPC的起始码、中间的检查码和终止码被强行解读为666,这数字在西方世界不怎么吉利,发明者劳雷尔对此表示一派胡言, UPC终究还是在美国和加拿大沿用至今。
铁子,双击666啊!
1974年,第一包带有统一代码UPC的箭牌口香糖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超市卖出,高效时代正式到来。
条形码不仅加快结账速度,也让原本功能单一的收银台变成了最好的数据通道。从前,只有制造商才能通过库存清点掌握产品销售数据,他们比零售商更了解产品的畅销度。有了条形码,收银台便能门儿清每件产品的售出,零售商可以直接用这个数据来进行库存盘点,从而分析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及货物失(被)踪(偷)情况,主动调整营销和安保策略。
1976年,美国只有50家超市应用条形码,到了80年代,条形码扫描器在大型超市中便已基本普及。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也正是因为对条形码技术和信息化的重视才能从美国阿肯色州开到贵州六盘水。今天,你在家门口的沃尔玛买一包瑞士辣条,背后的条形码也可能是以69打头(国际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三位前缀码是690-699),倒不是一口咬死它不是进口货——通过条形码判断产地并不准确,条形码是给机器读的,不是给人读的。行文大意:通过条形码前缀判断产品原产国的方法不可靠
资料来源:gs1.org
1981年,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05年更名为GS 1。中国于1991年正式加入协会,开始使用EAN商品条码,EAN条码是在在UPC条码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可以理解为UPC的超集。
1992年,伍德兰被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拿汽车和仓储行业来说,通过使用带有条形码的零件可以减少工厂组装线操作失误、通过识读货箱板或仓库的条形码可以让系统对操作员自动发出指令。
你亲身经历过的,是电子面单飞速取代手写快递单的日子。
这项举措直接减少了你的动笔,更重要的是使包裹分拣实现自动化,省掉了人员录入和复核单据的重复过程。包裹从出库到入库的每个环节都能被记录在案,快递公司和寄收人轻松掌握包裹情况。
中国快递业务驰名全球离不开条形码,也让沉浸在今日买明日达快感中的你,间接享受到这黑白线条带来的便利。
也许你还会问,现在信息容量更大、纠错能力更强的二维码为什么没有替代条形码?
答案很简单,没有必要。技术的目的并不是变得更高级。用最简单便宜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技术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