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PD-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药物可有效对抗多种肿瘤类型,但胶质母细胞瘤却是个例外:胶质母细胞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17%,尤为难以攻克。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胶质母细胞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耐药的一个原因,并且已经想出了一种联合治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发表于《自然》子刊《Nature·Medicine.》
MD安德森团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巨噬细胞,它能产生一种叫做CD73的免疫抑制酶。研究人员分析了5种肿瘤类型,发现胶质母细胞瘤中CD73巨噬细胞特别丰富。在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敲除CD73可提高存活率,当这些被敲除了CD73的小鼠接受PD-1和CTLA-4抑制剂治疗时,它们的寿命甚至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公司已经在开发靶向癌症中CD73的疗法:
◆ Surface Oncology公司筹集了3500万美元,在2018年上市前与诺华合作研发抗CD73抗体NZV930。
◆ ORIC Pharmaceuticals公司也在研究一种CD73抑制剂ORIC-201,并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CD73与肿瘤耐药机制
图源: ORIC Pharmaceuticals官网
MD安德森团队用一种叫做“反向翻译(reversetranslation)”的方法将CD73作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颇具潜力的新靶点。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胶质母细胞瘤来产生假说,而不是用人类癌细胞和动物模型来检验假说。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94例人类胶质母细胞瘤以及肺、肾、前列腺和结肠肿瘤样本中的免疫细胞。
在他们研究的13个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组表达高水平CD73的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抑制物质。
研究人员继续鉴定CD73巨噬细胞的基因特征,并将其与全球肿瘤基因组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525个胶质母细胞瘤样本进行比较。果然, CD73高表达的巨噬细胞的基因特征与生存率下降相关。
随后,MD安德森团队分析了5例接受过默沙东PD-1抑制剂Keytruda治疗、以及7例未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样本。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接受了免疫肿瘤学(I/O)治疗,但仍有大量表达CD73的巨噬细胞。
据MD安德森团队报道,在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简单地消除CD73足以减缓肿瘤生长和提高生存率。当被敲除CD73的小鼠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PD-1和CTLA-4抑制剂联合治疗时,存活率提高了。
“我们正在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靶向CD73的疗法,与抗PD-1和抗CTLA-4检查点抑制剂联用,进行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泌尿生殖肿瘤内科和免疫学教授Padmanee Sharma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
DePuy携手Zebra Medical为其Velys数字骨科手术平台配备AI“眼”
作为其新的数字骨科手术平台的一部分,强生公司旗下的DePuySynthes部门近日将与以色列医疗人工智能(AI)影像公司ZebraMedical Vision公司合作,以补充其AI和图像分析布局。
DePuy的Velys数字化手术平台将首先通过结合公司现有产品,如Kincise手术自动化系统(Kincise automated surgicalmallet system)、JointPoint导航和规划软件,聚焦关节重建手术操作。
强生和DePuy计划随着时间推移,在数字化手术平台上增加新技术,包括传感器、应用程序、机器人技术和患者选择工具,以解决从术前计划到术后康复和监测的整个骨科护理过程中的每一步。
Zebra Medical将与DePuy在爱尔兰的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利用更便宜的二维X射线影像创建3D模型”程序,从而让手术计划摆脱对磁共振成像(MRI)或CT扫描的依赖。
Zebra Medical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yal Gura说:“我们很高兴开始这项合作,并有机会在膝盖、髋部、肩部、创伤和脊柱等领域影响和改进骨科手术和预后。”。
Gura还表示:“我们对利用AI改善患者生活有着共同愿景,我们很高兴发起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战略伙伴关系,利用我们在过去五年中围绕骨健康AI建立的工具和知识。”
益普生肢端肥大症超长缓释注射液兰瑞肽在华获批
12月24日 益普生(Ipsen) 中国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索马杜林(醋酸 兰瑞肽 缓释注射液)(预充式)在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血液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仍然异常时,或不能进行外科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的 肢端肥大症 的治疗。
醋酸兰瑞肽缓释注射液(预充式)是第一款基于自组装纳米管技术的即用型缓释制剂,已经在全球约70个国家注册并上市,是国内外多项指南和共识推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A)缓释剂之一。
* 预充式注射剂,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新获批的醋酸兰瑞肽缓释注射液(预充式)是技术上的一种改革,属于第一款基于自组装纳米管技术的即用型缓释制剂。目前产品有60mg、90mg及120mg三种规格。研究数据显示:生化控制好的患者可实现以120mg剂量 每6周或8周一次 延长注射间隔的方式给药。
益普生中国总经理陈家麟表示:“益普生致力于在罕见病领域内为中国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案。我们深入了解肢端肥大症患者在治疗方面未被满足的需求,希望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新选择,帮助更多的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我们感谢政府对于罕见病政策的推动,在未来的3-5年我们会尽力将更多治疗罕见病甚至极罕见病的创新产品更快地引进中国,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指引下,不遗余力地与各方携手应对中国罕见病的挑战,让罹患疾病的患者不在无望中继续等待。”
* 肢端肥大症——“巨人”之痛
肢端肥大症简称“肢大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疾病,患者就诊时病程可能已达数年甚至10年以上。
肢端肥大症的发病率和诊断率较低。95%以上的肢端肥大症是由分泌GH的垂体腺瘤所致。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特征性外貌如手足肥大、鼻大唇厚、下颚前突等,还包括垂体腺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视野受损、垂体功能减退等;心脑血管系统受累,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肥厚和心功能减退等;呼吸系统受累,如打鼾、通气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骨关节受累等。肢端肥大症患者患结肠息肉、结肠癌、甲状腺癌、肺癌等风险也可能增高,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其最常见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