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僖亲王墓

作者风声水影

庆僖亲王墓

庆僖亲王家族墓位于昌平区流村镇。陵地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先后有庆禧亲王永磷、庆良亲王绵愍、庆密亲王奕劻葬于此。原有大小墓园8处,墓墓22座。庆禧亲王永磷墓坐西朝东,有单孔汉白玉石桥1座,碑楼1座,楼内有1916年溥仪撰写的碑文,汉白玉碑1块,南北朝房各三间,墙内有主墓宝顶。在永璘墓西为庆良、庆密二王墓。

庆密亲王墓前有汉白玉单孔石桥3座,后有正殿(享殿)三间,南北配殿各三间。墓区内有福晋及公主墓茔。“七七”事变后,庆王墓群遭毁。园区内存有古松柏253株。永璘,清乾隆帝第十七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封惠郡王,改封庆郡王。二十五年进封亲王。庆良亲王绵愍为永璘第三子,庆密亲王奕劻为永璘嫡孙。

昌平县白羊城是庆亲王的坟地,以庆僖亲王永璘立祖。永璘是历史上一个有趣的人物,乾隆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只有永璘没这个想法。他说:“他没有做皇帝的命,即使皇帝多如牛毛也不可能落在他头上,中要能将和坤的宅第赐给他享用,就很知足了。”到嘉庆即位,将和坤问罪处死,便把宅第赏赐给他,并封他为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逝,享年55岁,葬于白羊城北。他的墓地遂被称为北宫。北宫背靠五峰山,坐西向东,有神桥、月河、南北朝房、宫门、墙圈、享殿、大宝顶等建筑。

永璘第三子绵慜,道光十六年去世,终年40,葬在北宫南边,人称南宫。绵慜无子,去世后第五子镇国公绵悌继承爵位。绵悌在道光二十九年去世,终年39岁,建坟在南宫南侧,永璘第六子绵性,光绪五年去世,享年66岁,葬在南、北宫之间,立坟头一座。

永璘之孙奕劻,曾管理过圆明园八旗事务。英法联军北烧圆明园时,连家小都无力顾及。四十年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随光绪帝、慈禧西行,仍未顾及家人。1917年,奕劻病故,在北宫东北建立园寝。奕劻的墓地建有碑楼、宫门、红墙、享殿、大宝顶一座。

在这之前,1916年冬,载振的嫡福晋索绰罗氏去世,从1917年冬至1922年冬,载振在北宫北边又建园寝一座,树立牌坊一座,葬了索绰罗氏,工程用银十二万五千元有奇,于1931年正月亲笔著文记其事。在新园寝北边有侧福晋小宝顶二座,姨娘坟一座。进入民国以后,军阀混战,而白羊城地近南口,自然要受兵马骚扰。加上白羊城庆王坟殿宇厅堂有一百另八间,尚有碑楼三座,加之民房百间,驻扎三、五千人不成问题。

“七七事变”后,盗匪趁机用炸药将庆王坟崩塌,把庆王府四世陵墓二十二座的殉葬珍宝全部掠走。日伪统治时期,又有人看上了这里的木材,多次官伐树,再加上土匪来一批放一次,庆王坟树木日渐稀少。

1947年,国民党某军团伐树卖钱,庆王坟古树几乎无存。1966年残存建筑被拆毁。现如今,北宫北神桥完好,南神桥桥面石已无。地宫石券还在,铁梁扔在地宫南侧。新园寝尚存南北朝房各三间,石狮子一对,部分残墙和角门一座,院内有小松树林。东宫(即奕劻葬地)今为小学校一所,碑楼尚存,驮龙碑已无,宫门还有北残墙,砸坏的石狮子扔在一边,残墙内积有琉璃瓦两堆约有千片(件)。

南宫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1955年征用,1956年将这里的八个自然村搬迁,随后拆除了宝顶、地宫,砌起了大墙。不过,从大墙豁口处能见到里面有朝房、宫门、享殿等完好的建筑物遗存。

满族文化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