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
【别名】 鞋带。
【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特点】 为足阳明胃经经穴。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
【释词】 解,有判解、离散之义。《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释名·释疾病》:“懈,解也,骨节缓解也。”《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汉书·陈余传》:“恐天下解也。”谿,同溪,为山间的水流。《汉书·司马相如传》:“振溪通谷,寰户沟渎。”陷处为溪。
【释义】 穴在足关节当前正中,胫骨与距骨相接之凹隙中,适当束缚鞋带之处,因名“解溪”。关节间隙在《内经》中常称为“骨解”或“节解”。穴当踝关节大节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提要】 系胃经之经穴,有通调肠胃、舒筋利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