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书法造诣深厚而入朝为官,是馆阁体创始人,被称为明朝王羲之

欢迎关注我们,每天更新各种书画资讯!

沈度,中国明代书法家,字民则,今上海松江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

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又称馆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明代台阁体书法结体平正,笔致光洁,景色乌黑,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

但也有人认为台阁体书法结体缺少变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评态度 。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有墨迹《教斋箴》、《四箴铭》等传世。

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选拔书法高手,沈度因此入朝为官,当任翰林院典籍一职,长期负责朝廷文书的书写。他所写的字被称为台阁体,在当时便已颇具盛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其小楷渊源于虞世南、赵孟等,笔致雅洁轻灵,结体内部紧密,外取纵势,端庄而不失秀逸,虽然格调、意境没有特出之处,但也具有文人本色的清新典雅。沈度擅长隶书,但传世作品稀少。

此帖结体方整,用笔少波磔与回转,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被明成祖朱棣誉为我朝王羲之。

此帖笔法仍台阁体为基调,端妍润丽,亦仿米芾笔意,结字欹斜,遂成紧劲清健之势。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