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膀胱经腧穴 三焦俞

三焦俞

【别名】 无。

【定位】 在腰部,当第 1腰椎棘突下,旁开 1. 5寸。

【特点】 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 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释词】 三,乃数名,二与一合为三。焦,《说文》:“火所伤也。”有“热”之义。盖“三焦”为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下焦。《灵枢·本输》载:“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三焦,指胸腹腔上中下三处之空松处。三焦,古作三膲。《集韵》:“三膲,无形之府,通作焦。”又肉之空松处为膲。《淮南子·天文》:“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羸蚘膲。”故三焦有无形之说。

【释义】 《难经·第三十七难》谓:三焦为元气之别使,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原。《素问·灵兰秘典论》以三焦为通调水道的决渎之官。故三焦俞是三焦之气转输、输注之所,升阳益气、决渎行水,内应全身之俞也。

【提要】 本穴与人体上中下各部脂膜相应,而为之俞,有调理三焦,健脾利水之功。治胀满,膈塞不通,呕逆,饮食不化,肩背急,腰脊强,少腹坚硬,注泻下痢,目眩,头痛,妇人癥聚。凡痛之有关脂膜者,俱应取此,以舒三焦郁滞之气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