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百法略说 佛陀大传 五停心观 弥陀要解 天台五时 天台八教 |
大象 心愚 二傻 亲近善友 归依三宝 供养三宝 |
然妙 皆仁 无用 乐乐 亦合 续祥 靓仔 |
观诸法如 菩萨戒 沙门庄严 |
尉迟乙僧亦是著名画家,其父尉迟跋质那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人,早年在隋朝作官,以善画而闻名。 父子世称“大小尉迟”。
达玛沟出土于阗壁画千手观音残片
在隋唐两代于阗都属中央政府管辖,贞观23年(648年),唐设安西四镇,于阗为四镇之一。尉迟乙僧原是于阗王族的一员,其王推荐他来长安,时年约二十多岁。他生长在一个丹青世家,年青时,就具有很高的绘画水平。
据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载:“尉迟乙僧,贞观初,其国王以丹青奇妙荐之厥下。”可见他的来历不凡。尉迟乙僧到长安后,初为宿卫,后封郡公。由于在绘画与促进民族团结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唐王朝的重视。长安的普贤堂是武则天的梳洗堂,而尉迟乙僧常在这里被召见,作壁画。唐代盛行一种屏风画,乙僧为作一扇其价“值金一万”,说明他在画师中的身价之高。他创作过大量壁画,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仪凤二年(677年)后在长安光宅寺的东菩萨院内,画过《降魔变》等经变壁画;长安二年(702年)前后。在慈恩寺塔下南门,画过以《千钵文殊》为题材的壁画;神龙元年(705年)后,在罔极寺(兴唐寺)绘制过壁画;景云元年(701年)左右,为安国寺画了壁画。唐中宗神龙二年(705年)五月将尉氏住宅敕建为奉恩寺。他把于阗的亲族供养像,画在这个寺内。他经过洛阳大云寺时,又画了菩萨、净土经变,婆叟仙、鹰犬等题材的壁画。
(传)尉迟乙僧 释迦牟尼像轴
总观他的画作,形式多样,肖像,民间风俗、神话、宗教故事、以及花鸟等无所不工。他多次画过的《西方净土变》的壁画,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布陈活泼,喧闹的乐舞,数百人在装饰着花树禽鸟的七宝莲池周围,交织着庄严皎洁、花团锦簇、气象万千,没有五浊烦恼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使不懂佛教的人们也能理解这是一幅反映净土生活的画卷。在画中的婀娜多姿的舞蹈,正是在长安、于阗、高昌等地朝夕可见的景象。他的以现实风俗故事和肖像为题材的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据宋末周密《云烟过眼录》载有尉氏的龟兹舞女图,当时从西域传入长安的舞蹈很多。如胡旋舞、胡腾舞、骨鹿舞等。他画中人物的形象都是以西域人为模特儿塑造的。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里说:“凡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象,非中华(指中原)之威仪。”所谓功德人物,有的指吉祥天女,有的指供养人;所谓皆外国物象,无非是说不似中原人物模样罢了。
尉迟乙僧 “(龟兹)舞女图”是宋代的摹本
他的画幅,构图雄伟,匠意极险,具有新奇的魅力。他画的《降魔变》,是一段生动的佛教故事,描写释迦牟尼得道前与魔王波旬作斗争的场面,情节十分复杂。《唐朝名画记》记载说,他画的《降魔变》千怪万状,实奇纵也。”这里说的“千怪万状”,不仅包括有魔鬼、刀、剑、怪兽和魔女在内的完整场面,并且有奇特纵阔的图景,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使人物各具情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段成式的《京洛寺塔记》里,也有描写,说:“四壁画像及脱皮白骨,匠意及险,又变形三魔女,身若出壁。”汤垢在《画鉴》里分析其特点:“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是说看去凸出画面,但用手一摸却是平的,与印度的线染合一的壁画,风格是不同的。他的线型,具有中原传统,“笔迹洒落,有似中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得更为具体:“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看来,尉迟乙僧,既发挥了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不拘泥于本民族的画法,做到转益多师,具有创造精神。至此,中国画吸收域外影响,又增添了特殊的一页。
(传)尉迟乙僧 护国天王像
尉迟乙僧如今存世的真迹已不可见,世传的几幅托名的作品与唐代西域画风相去甚远。于阗地区出土的一些佛画残片应该更有参考价值,只能让我们想象当年尉迟乙僧的绘画风格。
本文来源 | 旃檀精舍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