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在公园广场的中央,都会看见很多大人带着小朋友在放风筝,手里的线绳随着风的大小来收缩自如,天空中飞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燕子、蜈蚣、蝴蝶、鲤鱼等等,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风筝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2000余年,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后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作为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郭洪利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风筝工艺相融合,把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我的作品以精巧细致取胜,在‘造型优美、轻盈善飞’的传统制作要求上,大胆地尝试了‘竹条即线条’的设计扎制理念,分寸之间竹线无凹凸、滞停现象,早在十余年前就可以扎制出1元硬币大小的沙燕风筝并成功放飞。”郭洪利这样说道。
郭洪利,男,生于1972年9月,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风筝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他自幼受父辈影响喜爱风筝艺术,从事风筝扎制技艺30余年,尤其擅长潍坊传统风筝的创作及扎制,多次获得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创意奖和能工巧匠称号。
在郭洪利的工作室中,不到100平的房间内挂满了龙头蜈蚣、蝉、蝴蝶等各式各样的风筝,这些都是出自郭洪利之手的精品风筝。
由于从小在祖辈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他对削竹、糊纸、描染等技法逐渐精通。在1989年,受到风筝会的带动,潍坊的风筝产业已然形成,他毅然决然地从印刷厂辞职,专职从事风筝扎制,潜心研究创作这种竹与纸相结合的艺术。
在普通艺人的眼中,直径10厘米的风筝能起飞已经是极限,但是郭洪利却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用7根竹条,每根竹条的粗细只有仅仅0.5毫米,比人的一根头发丝略粗一些,后期还要经过火烤造型和修研磨细,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难倒郭洪利,在他的一次次攻坚尝试后终于成功了。
郭洪利制作的龙头蜈蚣风筝曾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上海世博会文化展示活动。还曾先后赴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埃及、毛里求斯、坦桑尼亚、贝宁、尼泊尔、韩国、泰国、老挝、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风筝放飞与扎制展演、同时开展风筝文化艺术交流讲座等活动,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了传统中国风筝文化,受到了当地人们的一致好评,并且推动了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传承中国风筝文化,紧跟时代的发展,将民间习俗真正地融入到风筝的创作中去,通过郭洪利等所有风筝手艺人的努力,将非遗风筝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