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官吏类型很多,比如酷吏、廉吏、循吏等,从司马迁开始,酷吏这一类型的官员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晚清的毓贤却是个史上罕见的特例,他不仅杀得人多,自己被杀后还有人为他建立祠堂以作纪念。
毓贤 字佐臣,汉军正黄旗出身。靠捐监生,成同知府。也就是花钱买了个官做。1889年任山东曹州知府,以善治盗闻名。官场起步就以擅杀闻名,三个月就杀了2000多人。在曹州当地,居民闻名色变。这位毓大人不仅敢杀,而且会杀,变着法地杀。在曹州任知府4年,对民众采用大逮捕、滥用酷刑的恐怖手段进行统治。他惯用打杖条、打板子、轧杠子、跑铁链子、跪铁蒺藜、站铁鏊、气蛤蟆等酷刑。但最令人发指的是“站木笼”。他在衙门前置木笼12架,每架木笼内壁布满铁钉,把人吊在木笼内,再在人脚下垫几块砖,似踏非踏。这样,人在笼内不能动弹,稍有动弹,肉体就被刺得鲜血淋漓。很多受刑者只求速死。
1897年毓贤治下发生曹州教案,大刀会杀了德国传教士二人,原山东巡抚李秉衡被免职,毓贤1899年乘势补缺升任山东巡抚。毓贤认为“民心可用”,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改义和拳为“义和团”,并授“毓”字旗。这是义和拳被合法化的开始。毓贤纵容拳民烧教堂,杀教士;教士求保护,毓贤置之不理。后清廷受外国压力将毓贤撤职。毓贤跑到北京向端王载漪、庄王载勋、大学士刚毅等力荐拳民可用,并获准面见慈禧太后,大力鼓吹借助义和团势力打击洋人。于是,1900年被重新起用为山西巡抚。算异地升迁。
毓贤任山西巡抚时,排外更加激烈,唆使义和团焚烧教堂及教民,对拳民首领待若上宾。之后对传教士假称兵力不足,未能在各县对其保护,设计命全省教士集中到省城太原一室之内,于1900年7月9日,在巡抚衙门西辕门前,毓贤将这46人尽数杀害,妇孺皆不免。毓贤亲手杀死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区正主教艾士杰。山西全省共杀传教士191人,杀死中国教民及其家属子女1万多人,焚毁教堂、医院225所,烧拆房屋两万余间,是各省中死人最多的一个省。 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时,联军指毓贤为罪魁祸首。1900年9月26日,山西巡抚毓贤以被革职。发放新疆。1901年2月13日,清廷下令加重对“首祸诸臣”之惩处:毓贤即行正法。诏书在甘肃追上了毓贤。
史书记载,“时李廷箫权甘督。廷箫以进士累官山西布政使,尝附毓贤纵匪。至是得旨,持告毓贤,毓贤曰:“死,吾分也,如执事何?”廷箫虑谴及,元旦仰药死。兰州士民为毓贤呼冤,将集众代请命,毓贤移书止之。其母留太原,年八十余矣。一妾从行,令自裁。逾数日,伏诛未殊,连呼求速死,有仆助断其颈,为敛而葬之。”可以说死得很惨了。据说毓贤自知杀人造孽太多,早晚不得好死,因此事前有自挽联,“臣罪当诛,臣志无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冤沉三字狱;君恩我负,君忧谁解,愿诸公老成谋国,切须早慰两宫心。”可谓冥顽不灵到极致。
毓贤其人虽然以残忍著称,但据说很廉洁。另外,由于他极端排外得到一些保守派的推崇。因此毓贤死后山西还有人建祠堂供奉他,但被清政府勒令拆掉。在刘鹗的《老残游记》里,毓贤与刚毅一起被人物设定为“二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