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顶光不可怕,3 招帮你解决它

当光位过高时,会形成由上至的下,近似“顶光”的光位。这一光位在人像摄影中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会造成一些奇怪的阴影。

如下图所示,在顶光的作用下,人物的眼窝、人中、下颌处出现大片阴影,同时鼻尖出现高光,显得很不好看。

也许你会说,“我才不会在这种光位下拍摄!”但有时候,事情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说,当你在户外拍摄时,阳光往往从上方往下照射;在室内,灯光也总是从头上照下来。

户外与室内,都普遍存在顶光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大致有以下 3 种方案:

1. 后退法

在室内拍摄,光源相对单一且位于头顶时,你可以让模特退后一段距离(具体距离,与灯到地面的高度差正相关)。这样,光源就会从接近“正上方”变为“斜前方”,顶光产生的阴影效应自然会减弱。

2. 遮挡法

在“后退法”中,你需要让模特后退一段距离(一般要大于光源到地面的距离)才能使光线方向由“顶部”变为“斜前方”;而太阳这个光源到地球的距离,让“后退法”根本无法实施。

别急。想一想“后退法”的实质是什么?让顶部来的光线,变成斜前方来的光线——也就是说,在面对太阳这种“巨大”的光源时,只需要遮挡住顶部的光线就行。

比如说,寻找一片树荫,站在树荫的边缘处,就会形成近似于“斜前方光线”的照明效果:

如果没有这种大片的树荫,用小片的人工物体进行遮挡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但注意不要把遮挡物拍进画面中。

3. 柔光+补光

你可以让光线由“硬光”变成“柔光”,来减少它们制造出的阴影;同时,再进行补光,以进一步消除阴影。以闪光灯为例,我们来看看闪光灯的几种用法:

直闪:最“简单暴力”的用法,对着人脸直接打“硬光”,由于皮肤的反射会形成“油光满面”的效果。

跳闪:利用白色墙面“反弹”打光,光线会变“柔”,阴影较少;但由于缺乏补光而形成类似顶光的效果,在眼窝和鼻翼处形成阴影(虽然不浓)。

跳闪+反射片:使用闪光灯内置的反射片,这样在通过反射制造“柔光”的同时,另一部分光线直接照向模特充当补光。这样眼窝和鼻翼处的顶光阴影消失;但由于补光的光线较“硬”,在鼻尖形成了高光。

反向跳闪:调整闪光灯角度,打向背后,光线会从斜前方照向主体,同时兼具了柔光和补光的照明效果,整体拍摄效果良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