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史说星语的第291篇原创文章
晋国百年霸业有盛有衰,邲之战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楚国称霸中原。先有晋景公联吴制楚,又联楚制秦,在麻隧之战中打趴秦国。又有晋悼公延续复霸之路,今天笔者跟你聊第三篇。
晋为了实施“三分四军”的疲楚战略,于次年(前563年)四月一日,与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齐世子光、吴王寿楚会盟于柤(今江苏邳州),使吴在楚东方实施牵制之战。同时为确保通吴之路,会后(四月九日)即与诸侯之师围攻偪阳(今山东枣庄东南),围攻一月方才攻下,将其灭掉。
九月,晋为加强前进基地,部署诸侯之军增筑虎牢并增军戍守;晋士鲂率军筑梧城(今河南荥阳),魏绛率军筑制城(今河南汜水县杞水关),均派军戍守。郑于是又附晋。楚令尹子囊为救郑率军北上,晋中军元帅荀罃遂率上军南下,与楚军隔颍水相对。由于认为调动楚军使其疲劳的目的已经达到,晋即不战而北撤。楚军见晋军撤走,亦南退返国。这是实施“三分四军”后的第一次行动。
次年(前562年)四月,晋荀罃又率新军及齐、宋、卫三军攻郑,进军至向(今河南洧川西南)、许(今河南许昌),目的是诱楚军出战,使其疲惫,但楚军不出,只得又回军围郑,郑再附晋。这是第二次行动。
楚见晋军强盛,于是又求助于秦。当年秋,楚秦联合攻郑,郑又附楚。九月,晋悼公率诸侯之军攻郑,郑再向晋请和,楚军未敢决战。十二月,郑与晋、鲁、曹、卫、齐、宋等国之君盟于萧(今河南原阳东),郑从此附晋20多年。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晋悼三驾(三次军事行动)而楚不敢与争”。
这时,晋悼公的霸业达于顶峰,从晋悼公五年(前568年)至十一年(前562年)的六年之中,由他主持的盟会有九次之多,史称其九合诸侯(还不包括公元前571年和前559年两次由晋国大夫主持的戚之会和向之会)。
不过这实际上并没有打破晋、楚之间的相对均势。中原各国也没有都真心附于晋国。如就在周灵王十年(前562年),晋率诸侯联军攻郑时,秦为援郑,派军攻晋,在栎(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东岸)大败晋军;周灵王十一年,楚又攻宋,占领杨梁(今河南商丘东南);周灵王十三年,晋率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13国联军攻秦,诸侯之师士气不高,晋军内部将帅不和,进至棫林(今陕西咸阳北),恐被秦军所乘,劳而无功,迅速撤军。
周灵王十四年(前558年),晋悼公去世,晋齐又发生战争。起因是齐与楚交好,并率军攻鲁和策动卫国攻曹。周灵王十七年(前555年)夏,晋军攻卫,迫使卫国降服。当年十月,又会同宋、卫、郑、曹等11国联军攻齐。齐灵公在平阴(今山东平阴)防门之外掘壕防守。
在联军进攻下,齐师夜退,联军乘势攻占京兹(今山东肥城西)、邿(shī诗,今山东平阴西南),围困卢邑(今山东长清南),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攻进外城。联军东进至潍水,南进至沂水。后因楚军攻郑,次年春在督扬(今山东长清东北)结盟后退走。此后齐、晋又三次作战,互有胜负,郑、楚也发生三次作战。
从当时总的战略形势看,晋国国力较强,但齐、秦均为侧背之患,更重要的是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已无力再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楚国国力稍弱,吴国对楚的威胁也较大,亦无力发动大的战争。晋楚争霸的战略形势仍呈势均力敌的状态。
这时中原疲敝,郑、宋各国都不愿再战,希望大国息兵。宋大夫向戌与晋正卿赵武、楚令尹屈建友善,遂倡“弭兵”之议,调解诸侯之间的关系,得到晋、楚、齐、秦等大国的同意。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在宋国会盟,参加者有晋、楚、齐、鲁、蔡、卫、陈、郑、许、邾、滕及宋等13国,秦未参加。会盟由楚国主盟,但晋、楚平分霸权,并为霸主。除齐、秦两大国外,其他各国同时向晋、楚两霸交纳贡物。
虽然晋、楚两国在此后仍然不断发生纠纷,但一直到春秋末年,两国在中原没有再发生战争。这实际是由于各诸侯国的卿大夫的势力已发展起来,内部争夺代替了诸侯争霸的缘故。从此以后,春秋争霸战争的中心,由中原地区转移到淮南及长江下游地区。
你如何看待晋悼公复霸
评论区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