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何婧 统筹/王梅梅】据媒体报道,近日,张学杰中将已履新西藏军区党委常委。红船杂志注意到,2019年12月,他曾在《解放军报》发表《缺氧不缺初心和党性》一文,文中写道:“驻守雪域高原的西藏军区一代代共产党人,‘明知天高也奉陪’,目标无比坚定,个个向死而生;巡逻时,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敢且歌且行,就算失去双腿也要到点到位。”
张学杰部署西藏军区白格堰塞湖救灾行动(图片来源:人民法治网)
备战打仗丝毫不能松懈
官方资料显示,张学杰曾长期在第31集团军服役,历任摩步91师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2013年5月,张学杰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集团军政委身份亮相公开报道。2014年,他回到第31集团军任政委。2017年7月,张学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南京部队领导。2019年6月他晋升为中将。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2016年1月1日,中央军委印发并实施《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
2015年12月19日,张学杰在解放军报发表文章《长城论坛:备战打仗丝毫不能松懈》。他在文章中写道,无论改革怎么改,军队备战打仗的思想不能松,军人谋战务战的劲头不能减,真抓打仗的准备依然要紧抓不放。
多次撰文谈军队改革
红船杂志注意到,张学杰曾多次写文章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2016年3月,张学杰撰文表示,投身军队改革,行动比表态更重要。在文章中,他倡导“工匠精神”,认为这是对待工作的优秀品质和最大魅力。
张学杰称,改革强军呼唤“工匠精神”,囿于惯性思维,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存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攻关创新不重数据支撑和实战检验,缺乏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特别是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各项制度机制正在建立完善,有些工作还存在贯彻执行不精准、不到位的现象,甚至因粗枝大叶、马虎草率出现差错漏误等问题。越是深化改革越需涉水攻坚,越是攻坚克难越需弘扬“工匠精神”。
同年6月,张学杰再次发表文章《新手上路,过去那一套不“流行”》。他谈到,许多单位职能转变了、机构压缩了、人员精减了、要求提高了,如果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就会忙不过来、理不清楚,走不出“一边加班加点,一边推进艰难”的怪圈。
张学杰认为,新旧体制转换,蕴含着工作方式的创新再造。摆脱过去那一套,需要激扬创新锐气、把准体制特点,还需要加快头脑重塑。
称西藏军区“明知天高也奉陪”
2018年9月,张学杰履新西藏军区政治委员。刚到任一个月,张学杰就赶上了白格堰塞湖救灾行动。
10月10日22时6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近万人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10月14日上午,张学杰到作战指挥控制中心,与担任副指挥长的军区纪委郭岚书记换班,继续履行军区抢险救灾指挥长职责。
为切实提高救灾效率,西藏军区紧急搭建应急指挥通信网络,通过视频指挥、电话接力,建立“军区—军分区—任务点”的指挥体系,让前方与后方一体联动,确保连接到一线、指挥到末端。
张学杰说,“老西藏”们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些年,西藏驻军坚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2019年12月16日,张学杰在《解放军报》发表了《缺氧不缺初心和党性》一文,文中写道:“驻守雪域高原的西藏军区一代代共产党人,‘明知天高也奉陪’,目标无比坚定,个个向死而生;巡逻时,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敢且歌且行,就算失去双腿也要到点到位。”【资料来源:湄洲日报、解放军报、大公网、南京日报、齐鲁晚报、中国军网、人民法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