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五兄弟,除长兄曾国藩外,其余四人命运如何?

【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忧之所以不大也。】

文/徐永超

曾家一共有五个兄弟,曾国藩是长兄,以下依次为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他们性格各异,人生结局也是大不相同。

01、曾国潢

曾国藩的兄弟中,头脑最笨,天分最差的,就属曾国潢(1820—1886)了。

不过,他在读书上虽然缺乏天分,却好在勤快实在,心思细致。他上要照顾祖父、父母,下要照看好几个弟弟。每天都是七点起床,九点才休息,经常忙得脚打后脑勺。经过他的努力,曾家家势蒸蒸日上。

曾国潢生财有术。曾国藩做了翰林后,家中由于人情往来,开销骤然增加,一度欠下数百两银子。而曾国藩初入仕途,自顾尚且不暇,又如何支援家里。曾国潢接管经济大权后没几年,曾家不但还清全部债务,还频频花钱买地。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原来,在传统社会,民间的纠纷多由当地有头有脸的士绅调解的。大多数时候,他们不会无偿调解,而是会收取一定费用。曾国潢作为京官曾国藩的兄弟,在地方属于有势力的士绅,他没少从中取利。加上入股当铺生意,更是大赚了一笔。

后来,随着曾国藩官位越来越高,曾国潢在地方上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他本人更是以"湘乡唯一绅士"自命。不过,当地人却把他视作仗势欺民,私设公堂的劣绅。对自己这个兄弟,曾国藩经常劝他少管地方事务,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甚至说过"若不听我,我便恨你"的狠话,可曾国潢却依然故我。

晚年,曾国潢一度欠债数万两,最终靠曾国荃还清。1886年,曾国潢去世,被朝廷诰授通议大夫,封建威将军。

02、曾国华

曾国华(1822—1858),字温甫,是曾国藩二弟。曾氏兄弟中,数他天分最高,文笔最好。但他却是最不让曾国藩放心的一个弟弟。原来,他虽然有很高的天分,却是感性大于理性,意志力差,也缺乏耐性。他自诩才高八斗,科举之路却一直不顺,每次失利都会大发脾气,怨自己命不好。

对这个敏感脆弱的兄弟,曾国藩没少写信劝解:"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六弟屈于小试,自称数奇,余窃笑其忧之所以不大也。"

为了提高他的学业水平,曾国藩安排他到省城的岳麓书院学习。叮嘱兄弟,不要拘泥于八股文章,还是要在此期间学一些有用的学问。后来,曾国华又被兄长接去北京。对自己的六弟,曾国藩有些恨铁不成钢,经过批评他,曾国华又是个性格偏狭的,所以这段时间里,兄弟俩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但在听说兄长被困在江西后,从没有带过兵的他他还是决定去救兄长。到达南昌后,两兄弟相见,不禁"喜极而泣,泣涕如雨。"

曾国藩把曾国华安排在李续宾手下做助手。在安徽三河镇,他们被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大军围困,最后全军覆没。曾国华力战而死,英年36岁。

清廷特准国史馆立传、御赐葬银赐一坛、赏骑都尉世职,予谥愍烈,赠资政大夫。

03、曾国荃

曾国藩四个兄弟中,曾国荃(1824—1890年)综合能力最强。不但文笔好,还有办事之才,个性上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

一开始,曾国荃想走科举之路,可惜多年过去,连举人也没考中。曾国藩被太平军困在江西后,他招募兵勇两千人,与老将周凤山汇合,出兵救援江西。从此,他开始了军旅生涯。

起初,曾国藩还担心自己这个兄弟没有战阵经验,没想到曾国荃初出茅庐就连战连捷。几次战役后,曾国荃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哥哥的认可。此后,曾国藩开始通过家书,详细指导他怎样为人,怎样打仗,怎样治军。在现有的曾国藩家书中,就属他写给曾国荃的信数量最多。

在兄长的重点培养和破格关照下,曾国荃的军事才能有了很大提高,率领着吉字营多次建功,很短时间里取得了与鲍超,彭玉麟等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拿下南京后,他的功业更是达到顶峰。他因功被清廷赏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赐双眼花翎。

和曾国藩的性格不同,曾国荃个性率直,脾气暴躁,不拘小节,且贪于财货。所以在取得胜利后反而被罢黜。1890年,曾国荃死于两江总督任上,谥"忠襄"。

04、曾国葆

曾国葆(1829—1862),字季洪,后改名贞干,字事恒。小曾国藩17岁,是曾氏兄弟中最小的。

一般来说,最小的孩子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长大后顽劣张扬。不过,因为有曾国藩这个强势的哥哥,他的性格反而比较柔弱顺从,谦退内敛。

对于兄长,曾国葆一直非常崇拜,没事经常翻看曾国藩寄给他的信。曾国藩一直主张,读书重在明理,重在领悟修身为人之道,所以他要弟弟们在科举时文之外,还应读些经世致用之书。在他的影响下,曾国葆"厌薄举业,不肯竟学"。

曾国藩衡阳练兵时,曾国葆带六百人投入军中。天京攻防战中,曾国葆日夜血战,因为感染瘟疫而病倒,没有看到天京城破,年仅33岁。清廷追赠他内阁学士,予骑都尉世职,建专祠,谥靖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